兩岸三地情:兩岸拉攏美國

美國會參眾兩院的意見常相左,總統推行政策時也需要和兩院議員溝通協調。

台灣對美的工作起源甚早,國會的工作是外交單位的重大任務,並聘用公關公司負責游說。過去李登輝執政時代藉國會之助扳倒行政部門而成功訪美後,這一事讓大陸有所警惕與領悟,對美工作情勢丕變,加強與國會聯繫。兩岸在美國較勁,雖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外交休兵,但對外工作仍存在競爭。

大陸從「學台灣」開始,加強對美國會的工作,如今中國對美國會的着力甚深,形式上已超越了台灣,據《華盛頓郵報》近日報道,從二○○六年到二○一一年底,美國國會和資深幕僚接受外國政府贊助的旅行超過八百次,其中中國是最大金主,而台灣次之,這些旅遊都是以「文化交流」的名義進行之,但都取得相當效果,堪稱以文化之名取得政治的成果。

台灣藍綠政黨也各自推行拉攏國會或退休政要外交,成效顯著,如上次總統大選,進入倒數計時美國退休政要赴台挺「九二共識」,近期美國議員探視阿扁,稱阿扁應獲人道考量而保外就醫等,都出現在關鍵點上。

一九九五年是兩岸較勁的分水嶺,因美行政部門阻擋不了國會的決議,北京見李登輝訪美火大之餘亦開始加強對美工作,每年均有國會代表團赴大陸文化之旅,並安排與中方官員會面,而美眾議院議員亦接受台方邀請,後受到國會紀律辦公室調查,並退回招待費用。美國國會鑑於議員與家人接受豪華旅遊招待的醜聞,之後大幅修訂倫理規範。但實質上追求美國民主自由核心價值的國會議員,其內心偏向自由民主台灣,因之北京對外加強國會工作,對內應推動民主改革才能達到國會外交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