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戰略模糊

台灣的外交策略是「親美、和日、友中」,把親美排第一順位。馬英九以至政府官員一再對美日強調,決不與大陸聯手共同保釣,以取信於美日。台灣的外交政策讓外界了然於胸,政策清晰毫無模糊的空間。

外界一向認為,新任駐美代表金溥聰可如實地傳達馬英九的意識與觀點。近日,金溥聰在紐約接受法新社專訪,提出了不同以往馬英九政府的政策闡述。他表示,台灣要在美國和大陸之間保持戰略模糊,「我們有自己的務實生存辦法,我們需要美國的強力支持,但也必須謹慎和中國來往,因為中國現在是台灣的頭號夥伴……這是我們最好的防衞。」金溥聰論及美中台關係,強調台灣的戰略模糊外交政策,才是處理敏感的三邊關係的有效方法。

美國自一九七九年與中華民國斷交之後,制訂了《台灣關係法》,是當時美國行政與立法部門對抗與妥協下的產物。這是充滿智慧的法案,美國歷任政府均遵守。新任國務卿克里在上任時就表示,美國會遵守「一個中國原則」,維護《台灣關係法》,並依法提供台灣可以自衞的武器。換言之,美國對台軍售是以《台灣關係法》為據,如此模糊的對台戰略,即是美國從未「承諾」保障台灣安全,但也表明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攸關美國的利益,任何破壞和平的手段,美國會「嚴重關切」;同時,美國將抵抗任何訴諸武力危及台灣人民安全的行動。

美國對台保持戰略模糊。如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美國政府派遣航母進入台灣海峽,但事後亦在兩岸尋求平衡點,這種做法不時讓人有錯誤的解讀。今後,台灣依舊對美交心,對大陸則在「九二共識」下以求發展,均以明志來換取利益與互信。若要改採「戰略模糊」,台灣實力不足,決不可能像美國般游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