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的食物價格飆升驚人,人工加幅難追上。有政黨調查發現,全港住戶的收入在過去十年增加逾三成,但魚、肉及蔬菜等主要食物價格卻在十年間升超過一倍,部分食物如食米、鯇魚及大魚等,在過去三個月更加價三成二至三成八不等。全港各區之中,天水圍部分食物的價格貴絕全港,區內最便宜的豬扒每公斤售逾一百零七元,是豬扒售價最便宜地區的逾四倍;牛肉最貴每公斤售逾三百多元,較其他地區貴兩成二至五成六不等。政黨建議,政府應設低收入補貼,減低通脹對基層市民的影響。
工黨於今年一月間,走訪全港各區共三十多個街市及十多間超級市場,為絲苗米、肉類及蔬果等十六種基本食品格價,與政府統計處於去年十一月、○七年十一月及○二年十一月的數據作比較。結果發現,十六種食品中,食米、豬肉、牛肉等十種食物的平均售價於過去十年漲價逾一倍,當中牛腩更由十年前每公斤逾四十二元,增至今年初每公斤逾一百三十二元,升幅逾兩倍。與五年前相比,十六種食物價格亦增加一成八至逾一倍不等,當中以石斑及鯇魚的售價升幅最高,分別達百分之一百二十二及一百一十一。
若按地區分,十六種食物中,有一半食品即使是天水圍區內售價最便宜,卻仍高於其他各區。天水圍最便宜的豬扒售每公斤一百零七元,較大埔每公斤只售十九元八角,相差逾四倍;天水圍最便宜瘦肉每公斤售一百一十二元,較其餘地區平均售價高五成七。
工黨秘書長譚駿賢昨表示,去年全港住戶及公屋住戶入息中位數,較十年前只分別增加三成及一成八,遠追不上食物價格升幅。他說,天水圍的街市被領匯壟斷,欠缺競爭,令食物價格較其他地區為高。基層家庭的食物開支不斷上升,會令其他支出變得緊絀,影響生活質素。關注天水圍小販大聯盟成員萍姐說,天水圍物價較其他區高出不少,居民一般跨區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