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減紅加」車龍短四成

運輸及房屋局昨日公布改善過海隧道交通流量諮詢文件,提出三個大前提均為「東隧減價、紅隧加價」的方案,以吸引車輛改用東隧,料可縮短紅隧繁忙時間車龍三至四成。不過,有兩個方案要納稅人補貼東隧少收的隧道費,僅一個方案能令庫房有進帳。社會對「東減紅加」意見紛紜,貨運業界表明反對,部分運輸業界也顯得抗拒,但有車主團體和市民則支持紅隧加價減車流量。

東隧、紅隧的設計車容量同為每日七萬八千架次,但紅隧現時每日行車量約十二萬架次,東隧僅七萬架次。當局根據早前完成的顧問報告及諮詢結果,提出三個「東減紅加」方案,諮詢公眾三個月。

A方案獲交諮會支持

三個方案中,方案A「資源管理」和方案B「東減紅加」,均是私家車的紅隧收費加五元、東隧減價五元,但方案A的特點是重整紅隧收費結構,以合理反映各類車輛佔用路面空間及損耗路面的情況,故貨車、小巴、巴士等大型車輛的加幅較大,其中雙層巴士加幅高達兩倍多,方案獲交通諮詢委員會支持。

至於方案B,紅隧的收費結構不變,故收費調整幅度整體較方案A低;方案C「公交不變」則是當局在一一年吸納業界訴求及立法會議員意見後所定,兩隧的巴士、小巴等公共交通工具收費不變,而東隧的士收費會減十元,以吸引的士乘客選行東隧,及紅隧私家車收費加十元,東隧私家車收費維持減五元。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強調,方案A及C分別可令紅隧繁忙時間車龍縮短四成,達到政府期望過海車龍不會阻礙非過海交通的目標;方案B則可令紅隧繁忙時間車龍縮短三成,但對非過海交通仍有少許阻礙。他反覆重申,三個方案均為政府能接受的可行方案,並無特別傾向,又指政府的着眼點也不在增加收入或搵錢。

不過,三個方案均無提及西隧收費或回購東隧。張炳良解釋,西隧的中環區接連道路目前已擠塞,要待中環灣仔繞道稍後通車才能解決,而回購東隧亦未能解決紅隧擠塞問題,因兩隧收費仍存有差距;也不贊成「東減紅不加」的建議,因為對紅隧的擠塞紓緩不明顯,更恐誘發額外過海車流。

明年下半年試驗一年

當局預計年中開始與隧道營辦商討論細節,再進行修訂法例的工作,期望明年下半年展開為期一年的試驗計劃。東隧回應指,願與政府商討任何商業上可行的交通擠塞紓緩方案;各家巴士公司則表示須仔細研究各方案對營運成本的具體影響。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