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舖經營困難 倡納文化遺產

【記者何昀諺報道】都市化的香港,不單只蛇的生存空間愈來愈小,連帶出售食用蛇的蛇舖亦面對經營困難。有蛇舖的「蛇王」稱,面對租金勁升、來貨價上升、食蛇強身活血的風氣冷卻,加上欠缺年輕人入行,擔心這個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行業難以延續。坊間有提議將出售食用蛇行業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流傳後世,業界均表贊成,但有大學學者則持保留態度。

食物環境衞生署資料顯示,全港現僅有十八間出售活蛇的持牌新鮮糧食店;漁農自然護理署資料則指,現有廿七間售賣食用蛇的持牌動物售賣商,較○八年少一成。全港唯一女蛇王周嘉玲的父親周祥六十年代創立售賣活蛇及蛇羹的「蛇王協」,她曾見證賣蛇行業最風光之時,「八十年代最旺,一日送二、三百斤蛇去酒樓;蛇膽一日賣幾百個,人龍長到似排街症!」惟九十年代後食蛇強身風氣冷卻,沙士後市民更怕食野味,蛇舖經營愈趨困難,「依家十日都未必賣得出一個蛇膽,來貨價升咗兩、三成;酒樓轉型做火鍋取代蛇宴,依家一日只係攞幾十斤蛇,今年蛇年都驚人話要保護蛇食少咗。」

難吸引年輕人入行

上環百年老店「蛇王林」,現主要由六十二歲的何卓興及四、五名夥計經營,何說:「十幾歲鍾意玩蛇,一做就五十年,老闆的後代唔做蛇王,舖頭就交畀我哋夥計打理。」他慨嘆經營蛇店相當辛苦,近年無年輕人入行,「畀蛇咬,又無前途,邊有人做,入行都係失業中年人,呢行式微o架啦。」

兩位「蛇王」非常贊成將賣蛇行業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食蛇強身文化真係好特別,中國人先有,外國人邊會將蛇肉、蛇膽放入口。」但專門研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何佩然則對此有保留,「飲食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好難,牽涉好唔好味,難有客觀標準,唔似戲曲等傳統藝術。生食蛇膽亦未必符合衞生標準,好難要政府定為遺產大力推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