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貴玩樂霸靚地 蟻民只能住劏房

古人說,有土斯有財。香港房屋問題千頭萬緒,剪不斷理還亂,根本原因就是無法解開「地從何來」的死結。其實,香港並不是沒有土地,而是當局規劃不善,坐視大量土地資源被浪費,甚至被佔用。

本報揭發,七十三幅以私人遊樂場地契約形式批出的私人會所用地,其中五十五幅早已到期,政府不但無意收回作房屋等其他用途,反而計劃續租十五年,可謂咄咄怪事。正如我們昨天指出,這些獲港府以象徵式租金租出土地的私人會所,由於多數採取會員制,入會費動輒數十萬元,結果淪為權貴階層的專利,普羅市民只能望門興嘆。如果說這是港英政府遺留下來的問題,那為何特區政府不撥亂反正,而要延續這種既不合理又不公平的特權呢?這不是浪費土地資源嗎?

實際上,許多私人會所霸佔市區靚地,但只供少數權貴享用,不僅浪費土地資源,而且造成貧富對立,加劇社會矛盾。一方面,港府面對土地荒束手無策,增加房屋供應舉步維艱,以致無數基層市民被迫棲身於劏房及棺材房;另一方面,富豪權貴卻可以長期佔用廉價靚地,盡情玩樂,事之荒謬,莫過於此。說到底,近年社會仇富仇官情緒惡化,深層次矛盾加劇,根本就是港府一手造成。

當然,私人會所佔用靚地,只是導致整體土地資源短缺的冰山一角。市區不少舊樓環境惡劣,危機四伏,只要加快重建步伐,既可以消除安全隱患,又可以釋出不少土地,增加不少房屋供應,奈何港府眼高手低,活化工廈流於空談,重建舊區更是蝸行牛步。年前馬頭圍道發生塌樓事件,當局才如夢初醒,揚言加快推動重建,惟結果又是雷聲大雨點小,迄今仍無顯著進展。

除了善用市區土地資源,發展大嶼山亦是增加土地供應的可行辦法。早在董建華時代,當局已經提出許多大嶼山發展大計,例如新貨櫃碼頭、物流園、水療度假村等,更煞有介事成立「協調發展大嶼山經建項目專責組」,由時任財政司司長的唐英年掛帥。無奈人走茶涼,董建華下台後,繼任的曾蔭權爵士無心政事,大嶼山開發計劃也就無疾而終。事實上,隨着港珠澳大橋、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等大型基建項目將會陸續落成,以及規劃中的機場第三條跑道、港深西部快速軌道等等,日後大嶼山的交通配套及發展潛力將會獲得明顯提高,只要妥善規劃,何愁沒有土地供應。

總而言之,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地從何來的問題並非沒有辦法解決,關鍵在於當局有沒有決心與魄力。新加坡面積只有香港一半,人口密度比香港高得多,但人均居住面積卻比香港大超過一倍,新加坡做得到,香港做不到,原因何在,難道不值得港府好好檢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