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亞洲貨幣市場出現波動,韓圜下瀉幅度尤大,達到百分之一點七;新台幣亦下跌至去年九月低位。主因日圓大貶值,已破九十一關口,北京不得不應戰。
日相安倍上任後採取擴大量寬、印鈔買債和推低日圓之舉,已受到歐洲強烈批評。除了德國及英國的央行行長作出公開抨擊外,德國總理默克爾還親自上陣,表示對日本的貨幣政策感到擔憂,並認為央行無法解決經濟的體制及結構問題,不應為錯誤的政策和競爭力不足埋單。
多位學者亦指出,日本經濟面臨的主要困擾是需求不足,而非流動性不足,故量寬無法刺激增長,反會對日本及世界經濟復甦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和引致其他貨幣的升值及國際性通脹壓力上升。
但是,日本反擊,指美國是始作俑者,僅QE3、QE4的總規模就在一萬億美元以上,約是安倍內閣量化寬鬆政策的五倍。歐盟也分兩次向市場注入超過1萬億歐元。而日本經濟連續二十多年衰敗,此前日本歷任政府投入的八千億美元資金已大多耗盡,安倍二千億美元的量寬還遠不算「猛藥」。
不管怎樣,世界貨幣戰才剛剛起個頭,風暴還在後頭。對於中國來說,可能比十餘年前亞洲金融風暴時更為嚴峻。且不說,人民幣兌美元近月繼續處於上升軌,而且中國工資等生產成本亦處上升軌,且出口退稅一招早已用盡。而且,日圓大規模貶值可能衝擊中國的對日出口,遲滯中國輸日產品的進度。同時,日圓貶值可能會提升日本產品在中國市場佔有率,加大在海外同中國產品競爭。
中日圍繞釣魚島的戰爭不會打,但是經濟戰則必不可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