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施政報告提出擴大推行強制性生產者責任計劃,並以飲品玻璃樽為優先處理項目。香港每天棄置的玻璃廢物達二百七十噸,但玻璃不能分解,只會在堆填區長期「打躉」,然而政府推行的回收計劃卻成效不彰,現時玻璃回收再造率只有不足百分之一。南丫島社區組織「活在南丫」近年發動義工回收玻璃樽,一天回收站收集的玻璃樽就逾一千公斤,即使面臨政府阻力,仍無礙他們為環保付出的熱心,令小島清潔得如玻璃閃閃發亮!
這天南丫島榕樹灣碼頭熱鬧非常,島上居民積極地送來家中收集的玻璃樽,熱心義工亦接踵而至,他們連日來穿梭餐廳及酒吧,收集各式棄置玻璃樽,多得堆滿手推車。不消一會,碼頭旁的玻璃回收站已「收穫豐富」。
「香港的堆填區就快飽和,好應該出點力幫忙推動回收!」義工Rachael推着手推車,逐間餐廳和酒吧收集玻璃樽,雖然未清洗的酒瓶發出陣陣臭味,放滿玻璃樽的手推車又重又難推,Rachael卻絲毫不介意,反因能為環保出力而笑容滿臉。她每星期都會前來幫忙回收行動,只希望能「拯救」更多玻璃樽遠離堆填區。
部分義工更是出錢出力。Rosalind Tanner太太家住洪聖爺灣,由於年事已高,難以自行手持一袋二袋玻璃樽及步行半小時到回收站,故每周花一百元僱用電動車,將玻璃樽運到回收站。還有年輕夫婦John 和Natalie,他們推着四大袋玻璃樽來回收站,看見記者驚訝的神色,他們笑着說「儲了兩至三個月了!」一磅之下,四大袋玻璃樽總共重近三十公斤,包括大量酒瓶、蘋果醋瓶和各類調味料瓶子等。
眾志成城下,回收站當天共收到一千三百六十四公斤的玻璃樽,它們會被再造成環保磚,用作鋪路之用。目前南丫島玻璃回收站每周開放兩天,惟最近地政總署卻接獲居民投訴,回收站被迫遷至隔鄰的垃圾站,地方細且不是永久,回收站最終可能要結束,活在南丫主席Jo Wilson正密切和當局商討,希望能延續燒得正旺的公民力量。
記者鍾健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