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國際外交上正遭遇美國組織的阻撓和圍堵。東海、南中國海之爭是一例,而中國與東盟各國合作方面亦受到日本的競爭與美國的干預。
日本的競爭最明顯見諸緬甸,在美國默許下,日本企業和政府已全面進駐緬甸,不同行業、不同地區都見到日本企業的蹤迹。反之,中國集中於礦產、水利、能源的大項目,進展不利,開始遭受到緬甸國內外的批評,認為中國的投資過於掠奪當地資源。中緬的石油天然氣管道已經開工建設,不會半途而廢;但在軍政府時期簽下的中緬鐵路項目,卻似開工無期。反而日本提出把仰光至曼德勒的原有鐵路改造升級,似乎進展迅速。
此外,泛亞鐵路的重要幹線,昆明到老撾萬象的鐵路由中國政府出大部分資金和由中國金融機構融資,以老撾日後的生產還貸。對沒有海岸線的內陸國家老撾,這是一個極具戰略性的項目,中國與老撾都會是雙贏的結果。即使中國出錢,以項目的效益和中國的財力全無問題,但美國《紐約時報》更撰文批評。在這背後,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也對老撾政府進行游說,阻撓項目的進行。相反地,泰國投資的老撾到越南鐵路,後發而先已舉行了開工儀式,美國對之並無異議。
鐵路是把中國與東南亞結合起來的主要手段,但中國似乎缺乏推動力。中國的利益是南北鐵路,打開中國西南出海口。日本和泰國正在做的是東西鐵路,由越南連往緬甸。他們成功的話,中國西南便被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