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配合將產業「做多做闊」的施政理念,港府隆而重之地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特首梁振英親自擔任主席,下轄四個工作小組,包括航運業、會展及旅遊業、製造高新科技及文化創意產業、專業服務業。梁振英認為,香港要與其他國家及地區爭一日之長短,就要適度選擇有優勢的產業發展。
是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發展優勢產業,是香港經濟轉型的唯一出路,這個道理人人都懂,問題是,說時容易做時難,當局到底有何良策呢?實際上,成立委員會為香港經濟把脈,早已不是甚麼新鮮事,董建華時代成立的國際顧問委員會粒粒皆星,曾蔭權時代成立的經濟機遇委員會亦是陣容龐大,可惜都是姿勢大於實際,國際顧問委員會固然幫不了董建華,經濟機遇委員會也挽救不了曾蔭權,其提出的六大優勢產業甚至成為笑柄。現屆政府重整旗鼓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雖然人才濟濟,但予人的感覺是換湯不換藥,究竟能不能找到良方妙藥,令本港經濟走出困境,不能不令人懷疑。
施政報告提出制訂全面的產業政策,將產業「做多做闊」,「做多」是指發揮優勢,增加現有產業的業務量,「做闊」則是指在現有產業內增加門類,並開拓新的產業。方向不可謂不正確,目標不可謂不遠大,但說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如果沒有切實可行的方案,沒有排除阻力的決心,最終淪為紙上談兵,根本沒有甚麼意義。
眾所周知,周邊地區迅速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香港傳統產業的優勢逐漸消失,而新的產業又始終發展不起來,以致整體競爭力每況愈下,邊緣化危機日甚一日。儘管歷屆政府提出不少宏圖大計,希望發展多元產業,推動經濟轉型,從董建華的中藥港、鮮花港、數碼港,到曾蔭權的六大產業,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可惜到頭來一事無成,產業多元化淪為空談,經濟轉型原地踏步,香港只能繼續吃老本,依靠金融等傳統產業支撐大局。
最令人擔心的是,隨着上海被中央定位為國際金融及航運中心,而其他城市也在你追我趕,香港地位岌岌可危。雖然施政報告聲稱國家的「十二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然而,「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果香港自己不爭氣,即使有中央政策的支持,也無法挽救日漸沉淪的命運,何況中央政策的支持始終有個限度。
說到底,計疑無定事,事疑無成功。香港問題千頭萬緒,深層次矛盾剪不斷理還亂,港府將促進經濟發展作為首要目標,並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深入研究,可謂用心良苦。怕只怕,弱勢政府動輒得咎,舉步維艱,如果不能衝破重重阻力,扭轉施政困局,將產業「做多做闊」,恐怕又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