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願景多 畫餅充飢嘆奈何

沒有希望,也就無所謂失望。特首梁振英的首份施政報告昨日出爐,一如預期,內容大多是其競選政綱曾提到的,願景藍圖不少,可惜沒有多少新意,也沒有多少切實可行的具體政策和措施,洋洋灑灑的施政報告可以用兩個成語來形容:望梅止渴、畫餅充飢。

正如當局事先張揚,施政報告主要聚焦於房屋、經濟、教育、扶貧、環保等議題,主題是「穩中求變、務實為民」,聲稱應民所需,急民所急。惟事實恰恰相反,整份報告予人的印象是「不變」大於「求變」,「務虛」大於「務實」。

築室道謀 蹉跎歲月

經濟發展方面,施政報告聲稱要「適度有為」,計劃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高層次、跨部門、跨界別地研究促進長遠發展的整體策略和政策,將產業「做多做闊」,而前朝提出的六大優勢產業,除了繼續發展創新科技及檢測和認證兩項產業,其餘的有待檢討,尤其教育和醫療產業,恐怕難逃無疾而終的命運;教育方面,施政報告沒有如外界預期立即推行十五年免費教育,只是成立專責委員會研究免費幼稚園教育的可行性;公共醫療方面,計劃成立督導委員會,全面檢討醫管局的運作,探討提高成本效益及服務質素的可行措施;扶貧和安老方面,除了將會制訂貧窮線,就是對現行福利政策作出一些修補,最大的恩惠是計劃推出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至於備受關注的全民退休保障制度,則推給扶貧委員會研究。

檢討又檢討,研究復研究,是這份施政報告的最大特色。特首提出不少願景藍圖,準備成立多個委員會,可惜沒有一樣政策和措施可以立即落實,對於市民而言,這些願景藍圖有如鏡花水月,可望不可即。實際上,在築室道謀之下,所謂的檢討和研究,恐怕永遠也無法取得共識,最終只能重蹈前朝政府覆轍,蹉跎歲月,一事無成。退一步說,即使取得共識,研究出成果,最快也是幾年後的事,遠水怎能救近火。

施政報告中最「務實」也是着墨最多的部分,應該是房屋政策。當中推出多項措施加大加快資助房屋供應,包括加快興建公屋進度、簡化程序、加強取締濫用公屋,同時將原本撥予置安心計劃的四幅土地改建新居屋。具體供應方面,二○一八年起五年內,公屋總落成量將增至最少十萬個單位,即由目前每年一萬五千個單位增至二萬個單位。然而,相對於現時公屋輪候冊上的二十一萬宗申請,公屋供應量依然是杯水車薪。即使未來幾年有一萬多個居屋單位落成,加上私人房屋供應量亦陸續增加,也不足以應付整體需求,未來五年仍要面對房屋供應短缺的困局,無殼蝸牛只能繼續望樓興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特首口口聲聲房屋問題是施政重中之重,惟始終解不開「地從何來」的死結。當局揚言寸土必爭,移山填海,其實只是在市區見縫插針找些「蚊型地」,作用不大,至於在維港以外填海,更是阻力重重,寸步難行。當局絞盡腦汁之下,只能找到三十六幅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以及十三幅「綠化地帶」,聊勝於無,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說到底,大量增加房屋供應並非短期內能夠成事,充其量是望梅止渴。

願景藍圖 虛無縹緲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眼下經濟及民生問題千頭萬緒,基層市民水深火熱,盼望施政報告能帶來「及時雨」,但觀乎整份報告的內容,不是遠水難救近火,就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港府希望社會放眼長遠,要求市民等待和忍耐,問題是,等待和忍耐畢竟有個限度,這樣一份只有願景沒有實際,連派糖也欠奉的施政報告,實在很難令市民收貨,遑論博取掌聲。反對派批評施政報告雷大雨小,貫徹「假大空」特色,在扶貧、教育、醫療等方面缺乏實質內容及遠見,對於全民退休保障更是毫無承擔。這些批評並非無的放矢。

當然,施政報告被批評「假大空」,「穩中求變」變成「穩中不變」,「適度有為」變成「適度無為」,不是現屆政府不想有所作為,而是無能為力。前朝曾蔭權政府敷衍塞責,胡混度日,深層次問題不斷累積,尾大不掉,要在短期內撥亂反正根本不可能;加上現屆政府拉雜成軍,民望低落,諸事不順,施政備受掣肘,以致政策推出一項跪低一項。理想與現實往往有巨大的距離,在目前的政治和社會現實之下,當局舉步維艱,動輒得咎,可以做的事情並不多,可以落實的政策很有限,在百般無奈之下,只能描繪藍圖,展示願景,將希望寄託在虛無縹緲的未來。

三分人事七分天。香港社會錯綜複雜,既得利益集團樹大根深,建制派同床異夢,反對派虎視眈眈,目前的局面神仙也難救,何況能力與誠信備受質疑、民望長期低迷不振的新政府。施政報告聲稱要放眼未來,務實進取,迎難而上,怕只怕說時容易做時難。作為梁振英的首份試卷,這份施政報告顯然未能令人滿意。正如蘇東坡詞云: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