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區議會乃兵家必爭

區議會是未來施政的主戰場,是可以斷言的事。施政報告的政策重點,不論是房屋、扶貧、安老及環保,均需要區議會的支持與配合,甚至政改討論,以區議會的聲音來平衡立法會的爭論,也將是非常突出的政治現象。

區議會最明顯不過的影響力,當然是為政府覓地解困。短中期措施,政府要在十八區尋找可用的「熟地」,包括舊工廈改建、更改石礦場用地,甚至荒置舊校舍或政府原有設施用地更改等,都必須爭取區議會支持,以便有效動員當區居民,不會走上街頭反對新政。

最新的例子莫過於深水埗區議會對規劃署提出更改區內四幅土地用途表示支持,當中的討價還價當然不能免,區議會不會讓政府吃「免費午餐」,政府同意用一幅住宅地改建為社區設施的休憩用地,作為補償,結果創造雙贏。

深水埗區議會率先示範官民合作,相信其他區會亦會承受壓力,問題是當區居民的終極取態。現時建制派政黨主導區議會議政,以梁振英與建制派的良好關係,估計未來施政,區議會在「地區機遇、地區掌握」的理念下,政府會進一步增撥財政及人力資源,更會適度下放權力予十八區區議會。

施政報告再次確認,政府會與地區人士和社團建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在諸如地區墟集經濟、扶貧及安老,以至垃圾徵費計劃等等政策與民生措施的推行方面,力求以合作化解對抗,甚至於遊行路線的安排上,也會借助區議會這個民意組織來反制激進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