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期腦退化患者 沙院推人手餵食

患有末期腦退化症(又稱老年痴呆症)的長者,普遍會有吞嚥困難,醫護界一般會置入餵食喉(管飼)以維持營養,惟有老人科專家指,無證據顯示管飼可延長患者壽命,反而喉管易孳生細菌,增加肺炎風險,部分患者甚至被縛起雙手,以防拔除喉管,令長者在最後歲月仍承受身心痛苦。沙田醫院早前推行「預立醫療照顧計劃」,患者家屬可選擇以人手餵食代替管飼,又容許末期患者有需要時直接送入該院治療,免卻先去急症室再轉院的折騰。

沙田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顧問醫生李舜華指,末期腦退化症患者喪失說話及活動能力,若出現吞嚥困難,醫生一般建議管飼,於鼻孔插入餵食喉,經食道直接送食水及流質食物到胃部。然而,腦退化患者或因不適而自行拔出喉管,故部分人會被縛起雙手,嚴重影響生活質素,亦易因長期臥床引起壓瘡。

插喉增肺炎風險

該院與中大醫學院於○八年調查八十一名末期腦退化症患者,平均年齡八十八歲,全部有失禁及吞嚥困難,八成二人無法說話,七成九人接受管飼,兩成人雙手受束縛,另有五成七人需用導尿管。這批病人最終有五成死於肺炎,一成八死於壓瘡或下肢壞疽。

美國一項研究亦顯示,末期腦退化患者開始管餵後,六成四人會於一年內死亡,半年內死亡的亦達五成。這顯示管飼無助延長病人生命,反會增加肺炎風險,因餵食膠喉置於咽喉後方,容易孳生細菌,可經氣管入侵肺部,亦會令下食道括約肌無法緊閉,食物反湧容易誤入肺部。

納「晚期護理計劃」

沙田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部門主管許鷗思表示,該院近年推出「預立醫療照顧計劃」,若評估末期腦退化症患者只餘半年至一年壽命,會與家屬磋商後是否進行心肺復甦或使用呼吸機,若家屬不欲長者接受管飼,會紀錄在案,該院員工亦已學習人手餵食技巧,例如讓長者坐直進食、以茶匙逐小餵食、不時檢查長者是否完全吞下食物等。

該院亦於○八年起將區內末期腦退化症患者納入「晚期護理計劃」,並於今年初與威爾斯親王醫院達成共識,若此類患者出現不適,救護車毋須先到威院急症室,可直接往沙田醫院,讓長者在較熟悉環境接受護養,現時每年約有二百宗同類病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