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扶貧任重道遠

貧富懸殊會導致社會不穩,增加管治問題,不難理解,反映貧富差距的堅尼系數,去年六月由統計處公布,創下零點五三七的新高,社會輿論批評政府一直忽視嚴重的貧窮問題,缺乏全盤政策思維,遑論長遠扶貧規劃。

政府辯稱,按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住戶每月收入計算,過去五年的堅尼系數其實變化不大,但民間的認知明顯與官僚的說法極之不同,老弱孤寡等勢弱社群及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處境每況愈下,市民有目共睹。

且不論統計處的數據是否準確,早前該處前線人員涉嫌造假事件,已經削弱了處方的公信力,即使有關數據大致能反映真實情況,也只能證明過去一段長時間,貧富差距並無改善,難怪近年「仇富」及「仇商」的心態有所蔓延,現實上,貧富懸殊所產生的矛盾,實在不容忽視。

曾蔭權政府對扶貧不重視,結果解散了董建華倡議設立的扶貧委員會,五年下來,虛擲光陰,蹉跎歲月,以小恩小惠式的派糖來掩飾貧窮的嚴峻,加上經濟停滯不前,更令貧窮問題進一步惡化。

新政府重設扶委會,願意制訂貧窮線,視解決貧窮問題為民生的重點課題,取態積極,惟任務艱巨,難以一蹴即就,加上外圍經濟波動大,熱錢湧港及人民幣持續升值,為本港帶來通脹,百物騰貴進一步打擊貧窮人口的生活,多重衝擊互為因果之下,新政府既要展示扶貧的決心,通過施政報告指明方向,提交時間表與路線圖,也要適時推出短中期的紓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