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昨日開會,討論本港未來房屋需求,委員李華明會後指,按政府資料,○四年至一一年間,本港的住屋供求嚴重失衡,他歸咎於前特首曾蔭權爵士領導的上屆政府的房屋政策嚴重失職,致令房屋需求遠超供應。另一委員蔡涯棉則引述官員估計,過去十年在港出生的十七萬名雙非嬰兒,未來約一半回流本港就業或升學。
長策會昨日舉行簡介會,由政府官員講解本港人口經濟數據,及九八年本港制訂的房屋需求評估模式。委員李華明引述會上統計數據指,○四年至一一年間,本港公營房屋及私樓供求嚴重失衡:「個差異好大,需求超越供應!」他指上屆政府平均每年只提供約一萬個公屋單位,遠低過實際所需:「供應係歷史上偏低!」他建議今屆政府盡快着手,增加土地供應,避免重蹈覆轍。
另一委員蔡涯棉稱,有官員於會上透露,過去十年在港出生的十七萬名雙非嬰中,一半將回流本港就業或升學,由於本港的社會架構與十多年前不同,有需要把內地人在港置業、外國人來港求學工作、本港家庭組成數目、結婚人數、單程證及雙非人士等因素納入房屋需求的評估模式,以便更準確計算未來房屋需求。他強調,評估模式會隨人口增長及經濟情況等因素改變,不可「鐵板一塊」,一旦發現與實際環境不符,需短時間內作檢討。
另一委員林筱魯透露,會上也簡介了本港長者、基層人士及來自內地及外地等流動人口資料,由於本港屬開放型經濟,長居或短住的流動人口不少,他們的住屋需求也不容忽視。
署理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稱,過去十年,本港經濟平均增長百分之四點五,可視為評估長遠房屋需求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