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天台好處多,眾所周知,渠務署最新研究發現,綠化天台的泥土有儲水能力,在大雨時天台可以減少排水落地面,減輕雨水渠負擔,從而紓緩水浸風險。數字顯示,綠化天台比起沒有種植的天台,每秒排水量可以大減六成半,該署將會與業界分享研究成果,希望推廣綠化天台。
渠務署副署長徐偉接受訪問時稱,佔地廿八公頃的沙田污水處理廠建於七十年代,當時附近沒有民居,後來馬鞍山發展,該廠近年亦開始綠化,改善環境,如今種植了五十二萬棵權木和二千棵喬木。此外,綠化屋頂面積亦達三千六百平方米,令室內溫度減低攝氏一點五至二點三度,徐偉說,冷氣也開少了。
渠務署兩年前與理工大學共同研究綠化屋頂成效,在污泥濃縮機房天台做實驗,將天台分成五格,分別鋪設一百和一百五十毫米厚泥土,以及種植地氈草和可成長至三百毫米高的劍蕨,模擬下雨時天台排水量。
結果顯示,在鋪設一百毫米厚泥土的其中兩格,無論是種植地氈草或劍蕨,每秒排水量都是一樣,比原有天台減少兩成。
排水量減幅最大的是一百五十毫米厚泥土,種有劍蕨的一格,高達六成半,徐偉形容減幅驚人,「若好大地方,有好多間屋頂都綠化,效果將會相當顯著」(見表)。
他進一步解釋:「雨落在石屎面天台,便流落路面沿雨水渠排走,泥土則有暫時儲水能力。當好大雨時,雨水渠可先排走路面雨水,之後雨勢稍減弱,才處理綠化天台流落來的雨水,便達到分散作用,減輕雨水渠負擔和水浸風險。」
徐偉指出,綠化天台成本相對於渠務工程動輒億元計,只是九牛一毛,而且在市區,再加大雨水渠管的空間不大。事實上,該署由○七年起,已於十八間渠務設施綠化屋頂,明年亦會綠化六間,之後陸續綠化全部渠務設施的屋頂。他又透露,跑馬地地下蓄洪泵房將由綠化斜坡覆蓋,與周圍的足球場融為一體。
記者甘銘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