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人大選舉花邊報道

全國人大港區代表選舉塵埃落定。香港普羅大眾對此選舉十分疏離,一則是絕大部分無投票份兒,甚至連參與選舉千多名選委的機會也沒有;另一是在一國兩制原則下,此等全國代表不得干涉特區事務,甚至被禁止在香港開設辦公室。是故,本地新聞報道亦只從港人興趣出發,不着重政綱、抱負,只突出無關痛癢的「票王」、「票后」誰屬,甚或藉此挑撥當事人之間矛盾,只要他們你一言我一語,便有做文章交功課的材料。

得票最高的「票王」是廖長江,得票一千四百零三,「亞軍」是前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得票一千三百八十七。「票后」是史美倫,得票一千三百六十八。

為何上述人士高票當選,大部分市民並不了解,除了為人熟悉的前高官李少光外,認識廖長江及史美倫,可能只是他們的名字偶爾在傳媒出現而已。三人的共通點可能都是「無黨無派」,有各自的專業或專長,而並非靠在政圈打滾混飯吃的專職政客。

人大只以「幫幫手」心態出發,能幫就幫,幫不了不強出頭,不用證明甚麼,亦不用爭取甚麼,超然自處,開罪小圈子選舉委員的機會自然較少,得票機會自然較高。相反,曝光率及知名度極高的范徐麗泰,卻未能蟬聯「票后」,正反映小圈子利益集團的「遊戲」規則——小圈子問題,小圈子解決,乃保障小圈子利益的「天條」。把小圈子矛盾訴諸小圈子之外,危害圈內利益,違者輕則降級,重則被逐圈外。因此,范徐麗泰失掉「票后」寶座,隨即臆測四起,指她可能無緣進身人大常委。

然而,誰人當選港區人大,誰得票最高,誰當常委,可能連成港人茶餘飯後閒談話題的檔次亦未到,遑論深究背後因由。因此,報章把人大選舉花邊處理,乃最恰當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