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到北京聽過一句話:「一天只做一件事。」這裏所謂做一件事,是指外出而言,個人事務方面,可以是申請證件,或者到醫院見醫生,又或者到學校辦入學手續,總之是到外面做事;如果是經商,最簡單就是出外開會或見客。
在香港,隨時可以一天辦四、五件事,就算由香港到九龍、新界,只要安排得好,就可以應付裕如。事實上,北京面積雖大,交通時間較長,但如果不是塞車嚴重,一天辦兩、三件事,總可以做得到。然而,當北京變成「首都停車場」,外出時間都花在塞車上,那在編排上便容易完全失去預算,一天連兩件事都不敢安排。
北京的塞車情況似乎是無法解決的難題。若你是商務客,便只能挑選在辦事地點附近入住酒店,最好走路十五分鐘內就到,真的塞起車來,就安步當車,捨車而走路。可憐在北京工作的居民只能日日面對這難題,望天打卦。
北京塞車難解決,是因為很多有效的殺着都不敢用。首先,國家大力投資汽車製造業,汽車業要有競爭力,就一定要有龐大的本土市場,這是一股重大的利益,就好像美國的石油工業一樣。要維持自己本國汽車業的發展,在本土政策上自然不敢落太重藥,公共交通系統也要在有意無意之間配合。結果,就造成大量私家車充斥路面的死症。
根源問題不解決,即使用盡其他行政措施處理,也只是杯水車薪,於事無補;同一時間,路上的士愈來愈難乘搭,連電召的士也無回應,自然逼迫愈來愈多市民自己買車,以應付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