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劏房數目一直成疑,港府早前指全港三萬多戶、約七萬人居於劏房等不適切居所,數字被民間團體狠批是低估。全港關注劏房平台月前巡查四千多個樓齡逾三十年的大廈單位,發現有四成二被改建成劏房,以此推算全港有逾廿八萬劏房戶,足足比政府數字超出廿五萬戶!研究又發現,劏房戶平均輪候公屋逾三年未能上樓,租金佔入息三成六,生活捉襟見肘。團體促請港府以準確數字謀求訂定解決策略,建議港府為輪候公屋逾三年的家庭提供租金津貼。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於今年十至十一月,於中西區、葵青等六區樓齡逾三十年的大廈,以電腦隨機抽出百分之三的單位研究,派出二百名來自九間大專院校學生實地調查。結果發現,四千零四十五個單位中,一千六百三十九個單位被改建為劏房,比例為四成二。研究亦成功訪問近四百多個劏房戶,發現平均一個單位有四點三間劏房。
團體以此推算,全港約有一萬六千幢大廈樓齡逾三十年,即至少有六萬七千個劏房單位,以一個單位「一劏四」計算則合共住有超過廿八萬劏房戶。團體召集人賴建國指,調查結果與現時輪候公屋超過廿萬戶的數字脗合,質疑港府早前公布的數字低估劏房問題。
研究又發現,受訪的近四百個劏房戶平均月租近三千元,逾兩成月租更超過三千五百元。八成受訪者靠「自食其力」工作,惟薪金微薄,租金平均佔家庭入息百分之三十六,負擔極為沉重。此外,超過六成受訪者正輪候公屋,平均已等候三年多,其中七成個案從未獲任何配屋機會。
任職五金工人的楊先生,一家四口蝸居葵涌區月租四千一百元的二百呎劏房。楊先生指輪候公屋已三年,但仍「無聲無氣」,現時租金佔入息三分之一,坦言負擔很大。他形容單位內廚房、廁所屬僭建,衞生極為惡劣︰「天花旁邊有明渠,常滲入鹹水,經常有曱甴。」為了省錢,其就讀小二的女兒每早需步行廿五分鐘回校,省下每月千元的校車費,亦絕少買書和參加校外活動。現在最擔心租約到期後,業主將瘋狂加租,屆時或要「四處頻撲」物色新居所。
賴建國建議,港府應提供輪候公屋逾三年的基層家庭相等於公屋及私人單位租金差額的租金津貼,並考慮改建工廈及空置校舍作「過渡性房屋」,令居於惡劣環境的市民在等候上樓期間,得以遷入較人道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