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自閉症患者有言語表達困難,但原來配合音樂「手舞足蹈」,有助他們抒發負面情緒,促進腦部健康。香港中文大學心理系昨舉辦全港首個為自閉症患者而設的免費「互動」音樂會,請來男高音、洞簫及豎琴高手演奏音樂,並與二百多名自閉症人士及家長一起唱歌、打拍子及做運動。從事自閉症心理治療工作十多年的中大心理系教授陳瑞燕指出,曾試過教自閉童畫畫及打功夫,但因需以言語解說,影響效果,之後陳教授發現若在打功夫時播放音樂,自閉童即變得更投入和集中,治療效果佳。
陳瑞燕表示,近十年全球的自閉症個案以倍數遞升,可能與都市空氣污染、垃圾食品和心理壓力等有關,導致胎兒腦部發展異常。
現時香港每八十八名兒童,即有一人患自閉症。他們大多智力正常,而且善良、感情豐富,只是較自我、不善以言語表達自己。她指出,很多港人對自閉症有誤解,例如有自閉童因前後擺動身體或有重複性的動作,被旁人誤以為精神有問題。她稱社會的誤解和歧視,更易激起自閉症患者的負面情緒。
陳續稱,自閉症患者對音樂敏感,聽後往往變得平和安靜、自我控制能力更佳,西方亦早有研究證明療效,可惜音樂治療在港並不普及,「本港的自閉症療法以言語治療為主,音樂屬『非正規』療法,較少資源支援,僅有的音樂治療小組亦極為昂貴,一般家庭難以負擔。」她指出,今次音樂會屬免費,亦特意挑選人人會唱的「一閃一閃小星星」等歌曲,增加互動環節,希望讓自閉童投入當中,玩得開心,擺脫被治療的心理包袱。
她期望將來每季可舉辦一次類似的音樂會,料年內有千名自閉症患者可受惠,並盼更多社福機構參與,令活動普及化。她又與本港的音樂家合作,設計一套「音樂功夫」,在網上供免費下載,自閉童每天練習十分鐘,可促進身心健康,網址為http://www.chanwuyi.org/
十四歲的湯志偉患中度自閉症,昨日出席音樂會時顯得十分興奮,說自己「愛聽張敬軒啲歌」。湯母笑指兒子不善用言語表達自己,且較常人固執、做事依循自己特定一套,但對音樂十分敏感,只要聽到音樂就十分投入,「情緒變得平和」。她指音樂有助兒子動動腦筋,她閒時亦會彈吉他,與子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