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旅遊業是香港主要經濟支柱之一,為旅客提供完善的配套設施,令他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本是主人應有之義。可惜事實恰恰相反,近年本港賓館行業亂象叢生,不僅無牌賓館氾濫成災,連有牌賓館也問題多多,長此以往,這根經濟支柱還保得住嗎?香港還做得成「旅遊之都」嗎?
消委會數字顯示,今年頭十個月投訴賓館個案達四十五宗,比去年同期急增一點二倍,既顯示業界良莠不齊,亦暴露當局監管不力。賓館業不良經營手法可以說無奇不有,包括貨不對辦、坐地起價、濫收費用、超額接受預訂、拖延入住時間、職員態度惡劣等等,這不是趕客又是甚麼!
事實上,消委會的數字只是冰山一角,港府頭十個月收到的無牌賓館投訴更高達一千一百二十三宗,比去年全年的數字多超過六成。這些無牌賓館的收費不比有牌賓館便宜,但衞生環境惡劣,防火設施不足,被形容為「酒店收費,劏房質素」,旅客毫無安全可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賓館亂象其來有自。○九年尖沙咀海防道無牌賓館發生大火,造成一死八傷,港府亡羊補牢,揚言加強打擊無牌賓館。但業者質疑,近年無牌賓館遍地開花,數量已超過有牌賓館,而當局的巡查力度依然不足,加上取證困難,檢控數字低落,根本無法杜絕問題,所謂加強打擊,無非又是一句空話。
說穿了,賓館亂象叢生,除了當局監管不力,另一個主要原因在於旅遊配套不足。自從內地開放個人遊,香港客似雲來,旅客人數年年增加,尤其是前年及去年,訪港旅客人次分別增長兩成二及一成六,大有人滿之患。然而,酒店及賓館房間卻沒有相應增加,前年及去年只分別增加百分之一點八及百分之六點二。供不應求之下,無牌賓館應運而生,氾濫成災,而部分持牌賓館亦抱着「唔憂做」的心態,得過且過,以致服務質素每況愈下。在這種情況下,投訴數字急增,也就不足為奇。
為解決酒店及賓館不足的問題,港府曾經煞有介事地推出連串措施,包括增加酒店用地供應、將工廈活化為賓館等等,可惜說時天下無敵,做時無能為力,增加酒店進度緩慢,活化工廈雷大雨小,結果酒店及賓館供應緊張的情況不但沒有改善,反而進一步惡化。
春若不耕,秋必無望。訪港旅客逐年遞增的趨勢,早於○三年開放個人遊時已可預見,無奈歷屆政府目光短淺,敷衍塞責,只懂得花錢對外宣傳香港旅遊,根本沒有做好旅遊業的長遠規劃,遑論增加旅遊設施。
旅遊配套不足,賓館亂象叢生,當務之急就是加強監管,增加設施,完善規劃,挽回旅客信心。否則,如果連旅遊業這根經濟支柱也無法保住,香港距離邊緣化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