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江山:孔子思想古為今用

孔子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導師,對人類精神文明作出了永不磨滅的貢獻。

比如,大陸當今官場貪腐現象嚴重,以致新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發出「亡黨亡國」的警告。所謂官場腐敗,簡而言之就是口頭上講「為人民服務」,實際做是「為人民幣服務」,以權謀私。如果落實諸如領導幹部財產申報公示的陽光法案等制度建設之外,若加強儒家文化引導,令官員們的思想境界由「為人民幣服務」回歸孔子《論語》所講的「天下為公」,腐敗現象自然得以遏止。

又如,孔子說「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台海兩岸和平發展所以近年來出現良好勢頭,歸根結柢,是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兩岸關係定位得到「正名」即「一中」原則。反過來,印證了李登輝、陳水扁主政時鼓吹的所謂「兩國論」、「一邊一國論」,根本就「名不正則言不順」,導致當時兩岸關係惡化。由此可見孔子思想的現實指導意義!

必須指出,孔子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思想家,二千五百年前的生產力水平,與今天當然不能類比,孔孟之道必然有其歷史局限性,然而,它的精神內核卻是萬古長青的,的確需要我們本着與時俱進原則,賦予新的時代精神,作為良方靈藥之一,針對、匡正當今的社會弊端,提振我們的道德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