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美兩國明爭暗鬥,非敵非友;但在國人眼中,美國卻是令人嚮往的樂園。君不見內地移民潮一浪高一浪,赴美留學潮愈演愈烈;美國不僅是國人移民天堂,更是莘莘學子趨之若鶩的桃花源。
剛剛公布的《二○一二年美國高等教育門戶開放報告》顯示,中國連續三年成為美國大學的最大生源國。在二○一一年至一二學年美國大學留學生中,內地學生佔了十九萬四千人,即美國每四名留學生中就有一名大陸人。
自一九七八年中國改革開放,派出首批公費留學生以來,留學熱潮席捲神州,負笈美國更是方興未艾,許多父母視留洋為子女日後騰達的一把金鑰匙,煞費苦心地送孩子到海外鍍金。光是最近五年,遠赴大洋彼岸的學子就超過六十五萬;內地留美學風之盛,以及國人對美利堅之青睞,由此可見一斑。
其實,中國人赴美取經可追溯到十九世紀中後期。早在一八四七年,被譽為「中國留學生之父」的容閎,就由傳教士帶到美國,後就讀於耶魯大學,成為中國近代史上首位留美生。一八七二年到一八七五年間,由容閎倡議,並獲曾國藩和李鴻章支持,清廷又先後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平均年齡只有十二歲的學童赴美,從而開啟了國人留學美國大潮的先河。
這批官派留學生大多學有所成,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外交官唐紹儀、劉玉麟,「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以及港英行政局首位華人非官守議員周壽臣等。有意思的是,新中國也曾於一九七四年派遣一批幼童留學美國。當年十二歲的洪晃和十四歲的章啟月就在這批幸運兒之列,後來亦成為傳媒和外交界的佼佼者。
如今,時過境遷,但擁有一張高學歷、洋文憑依然是莘莘學子追逐的美夢。近年,內地出國留學生每年約三十五萬,遍布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留美大軍更是浩浩蕩蕩。諷刺的是,在美國高校中處處可見高官權貴子女的身影。中南海那些爺們一邊視美國為腐朽沒落帝國,口口聲聲拒絕西方價值觀;一邊卻爭先恐後將自己兒輩和孫輩送到美國接受「異化」教育,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帶頭崇洋媚外?
美國大學收費昂貴,一年動輒三、四萬美元,四年共需十多二十萬美元;而官宦子弟大多讀的是名校,住的是豪宅,學費加生活費更是天文數字。內地人民公僕最高工資不過每月二萬人民幣,即使不吃不喝也難以負荷,試問,這些官二代的巨額學費是如何支付的?神州留美大潮除了每年饋贈美國四、五十億美元外,更令中國精英大量流失。改革開放三十三年來,內地共送出二百二十四萬留學生,其中超過六成去而不歸。北大、清華人才流失更是驚人,攻讀高科技專業的畢業生約有八成去了美國,難怪美國《科學雜誌》把清華、北大比作「最肥沃的美國博士培養基地」。
人才爭奪是中美兩國沒有硝煙的暗戰,愈來愈多的華夏精英淪為美國的嫁衣裳,從另一側面折射出中國教育的失敗和悲哀。近年內地大學急功近利、缺少創新,每年出爐大學生雖有五、六百萬,但真正冒尖的卻如鳳毛麟角。錢學森曾經感慨: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可謂一言中的。教育是立國之本、強國之源,如果泱泱大國連人才都培養不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有希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