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指:「綜觀國際國內大勢,中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對於基本大勢的判斷,是中國今後經濟發展和外交戰略和策略的基礎。如果認為已經重新進入冷戰或者對抗的時代,北京必然將鬥爭放在第一位。相反,如果認為機遇期仍在,那麼還是發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謀發展。
無疑,十八大還未結束,美國務卿希拉妮已經在今年第二次「環中國行」,接着連任的奧巴馬也會訪亞洲。他們兩人都說,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是堅定的。隨着美國從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抽身,美國必然可將更多的精力用來遏制中國崛起。事實上,近年來美國不斷在中國周邊製造事端,離間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在釣魚島爭端美國其實也是站在日本一邊。美國的策略,是希望通過維持中日之間長期的低烈度緊張來惡化中國的外部安全環境。
應該承認,與十年前相比,今日中國所面臨的國際環境確實惡化了,但機遇還是大於挑戰。北京學者認為, 整個國際和平發展大勢未改變。雖然中美之間的分歧擴大,但中美關係並非處於零和格局的對抗狀態。
中美在國際及地區、雙方層面存在合作空間。即使周邊局勢雖有緊張的一面,但尚不至於嚴重威脅到中國的生存。在東南部的釣魚島問題、南海爭端上,中國的反制措施已發揮效力。
不過,三禪覺得,最為重要的是,中國的綜合實力已經遠超日本,而且達到美國不敢對中國動武的地步。而美國和日本在未來兩、三年都要為經濟困境和財政難題發愁。
北京的重要挑戰,其實在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