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愈夜愈精彩,樓上吧愈開愈多,但業內良莠不齊,引發治安危機。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昨日凌晨在警方、食環署人員及區議員陪同下,高調視察尖沙咀及中區蘭桂坊酒吧,強調將進一步加強樓上吧的規管,正研究是否實施人數限制。當局肯正視樓上吧問題是好事,但若僅僅限制人數,效果不能不令人懷疑。
由於舖租愈來愈貴,不少酒吧近年轉移陣地,開到大廈裏面。這些「躲進小樓成一統」的樓上吧相對隱秘,增加了當局執法監管的難度,其中不少演化為罪惡的溫床,主要是吸毒、賣淫、未成年人違規入場、售賣偽劣飲品、打架鬥毆、製造噪音及污染等,引起附近居民強烈不滿。最令人擔心的還是消防漏洞,娛樂場所樂極生悲的例子已經不勝枚舉。過去一年間,警方雖曾多次突擊掃蕩樓上吧黃賭毒罪惡,一些場所被吊銷牌照,惟樓上吧藏垢納污問題未見遏止,反而愈演愈烈,怵目驚心。
當局數字顯示,目前全港樓上吧大約四百間,主要集中於油尖旺、灣仔及中環,佔全港領有酒牌場所的百分之八,而過去一年樓上吧發生的罪案,則佔全港領牌場所的百分之十一。既然樓上吧治安問題較其他同類場所嚴重,當局修例加強監管、收緊發牌條件,就是應有之義,不能再拖。
事實上,當局去年曾就酒牌制度檢討諮詢公眾,意見紛紜,不少民意促請嚴格規管樓上吧數目,並加強執法。當局日前放出風聲,指酒牌局將推出一套發牌指引,進一步收緊樓上吧發牌標準,包括建議限制商業大廈內的樓上吧數目,只可為大廈樓層的一半。不過,業界隨即出現反對聲音,指收緊發牌標準將扼殺生存空間,令經營變得困難,不排除有酒吧因而關門結業。
高永文昨日公開表明將限制樓上吧人數而非樓上吧數目,令人質疑當局是否顧忌業界的反對,因而放軟手腳。誠然,水至清則無魚,有人擔心加強規管不利業界做生意,這可以理解,但無論如何,不能以犧牲社會治安為代價,不能坐視樓上吧淪為罪惡的淵藪。在業界利益與香港整體利益之間,當局必須作出平衡,如果因為有人反對就讓步,這是目光短淺的表現,最終只會適得其反。
即以美容業為例,多年前已有美容醫療不分的問題,民間要求加強監管之聲不絕於耳,可惜當局顧忌業界反對而坐視不理,前朝曾蔭權政府更以擔心阻撓基層醫療為由,拒絕立法規管,釀成該行業無數亂象,亦最終令市民信心盡失,有關行業進入嚴冬。縱之實則害之,教訓深刻。
香港是國際化都市,燈紅酒綠是社會繁榮的標誌,樓上吧作為市民及遊客消遣之所,有其存在價值,同時監管也應該與時俱進。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港府若瞻前顧後放鬆監管,遲早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