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素貞報道】旅遊巴牌照炒至二百二十萬元的新高水平!旅遊業界批評運輸署自○五年起「凍結」非專營公共巴士的發牌,「一架換一架」換牌換新車,導致車價上揚及車租貴,旅遊巴數目遠遠追不上七年來訪港旅客量的增長,「客多車少」窒礙旅遊業的發展。業界促請當局檢討放寬對非專營公共巴士(遊覽服務批註)的發牌。
運輸署統計顯示,今年一至六月,已登記非專營公共巴士所涉及的八類服務批註有一萬八千一百六十二個,但運輸署實際登記的非專營公共巴士只有七千零六十九輛,顯示一架車要「身兼多職」並領有多類服務批註,提供旅遊巴、校巴或邨巴的服務。
香港旅遊業議會調查顯示,「旅遊巴租金高昂」,僅次於「房租高昂」成為旅遊業界面對的最大問題。
有接待內地團的旅行社負責人指出,兩日團的大巴車租由○五年的一千九百元增至二千二百元(還未計司機小費),到機場、屯門和天水圍等較偏遠地區每程再加收二百五十元,「有團亦不敢接」。
旅議會主席胡兆英指,若旅遊巴供應充足,肯定可紓緩車租貴的壓力。香港旅行社協會主席梁耀霖則指,牌費貴,連同司機薪酬、油錢亦上調,業界經營愈來愈困難,但若增加旅遊巴牌照亦要考慮道路及泊位負荷等問題。運輸署表示,自○五年起,運輸署須確保有真正服務需求才批准營辦非專營公共巴士的服務,否認為非專營公共巴士的數目設定上限,並重申目前相關車輛數目仍然足夠及可應付乘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