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立法窩裏鬥 長者無處話淒涼

由於反對派及部分建制派議員聯手拉布,致使長者生活津貼撥款無法如期通過,全港約四十萬長者痛失十月份津貼,引起市民強烈不滿。「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三成四受訪市民認為長者淪為政治犧牲品;三成希望先通過後檢討;一成五指摘政客騎劫長者利益。民意昭昭,為了做騷而阻撓長津的政客隨時弄巧反拙。

長津計劃不盡完善,對解決長者貧困問題只是杯水車薪,這是事實。同時亦不可否認,每個月多一至二千元津貼對長者多少有些幫補作用,愈早落實愈好。然而好事多磨,由於該計劃實施資產申報制度,引起極大爭議,有人要求全面撤銷資產審查;有人要求豁免七十歲以上長者的資產申報;有人要求放寬資產門檻;更有人將長津同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掛鈎。在這些議員聯手阻撓之下,立法會財委會未能在十月底通過撥款表決,快到手的津貼竟然因政治爭拗而失去,說長者不失望是假的。

更令人無奈的是,儘管港府呼籲議員以長者利益為重,爭取在本月通過撥款,但政客認為繼續拉布有理,目前已提出一千二百多項修訂建議,加上可以臨時提出大量動議,財委會表決將淪為漫長口水戰,能否在本月通過撥款未許樂觀,長者有可能再次失望。

其實,長津計劃不是一次性派糖,作為一項長期扶貧措施,引入資產審查制度其實無可厚非。上述民調亦顯示,三成八受訪者認為,資產審查能確保有限資源用得其所;兩成八指可識別真正有需要人士;一成六認為設審查制度問題不大,不合資格的七十歲或以上長者,仍可申領生果金。可見港府對資產申報的堅持,並非沒有道理。再說,長津與全民退保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完全是公帑補貼,後者需要多方供款;前者可立即實施,後者因改變整體退休制度,茲事體大,需要長遠研究,在可見的未來都難以成事,如果硬是將長津與全民退保掛鈎,對風燭殘年的長者豈不是太殘忍?

正所謂,一鳥在手,勝過十鳥在林,先收下長津,再從長計議全民退保,這才是合理的選擇。這個道理人人皆懂,政客之所以一味反對,並非為民請命,而是別有用心。正如有人質疑,長津是梁振英政府推出的第一項民生政策,政客不希望早日通過撥款讓政府「攞彩」,故千方百計予以刁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不論港府怎麼做,不論港府是否讓步,都會遭到政客的狙擊。

公道自在人心。上述民調又顯示,三成五市民不滿政黨為反對而反對;兩成八憂慮弱勢政府施政困難;兩成六認為政府推行政策要靈活變通。長津一波三折,凸顯香港社會高度政治化之下,港府施政阻力重重,連民生、扶貧措施都受到狙擊,香港將何去何從,不能不令人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