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保團體炮轟港府空談保育,迄今仍有三十五幅毗鄰郊野公園土地尚未納入法定圖則,「無王管」下任由發展商開發破壞。有環保團體最近便發現毗鄰西貢西郊野公園的白沙澳,一幅具高生態價值淡水濕地遭大規模挖掘,懷疑有人覷準該地尚未有法定用途,趁機以「先破壞、後發展」方式開發土地,藉此提高日後改變土地用途的機會。環團歸咎港府審批程序「龜速」,導致高生態價值用地一再成為發展商囊中物,促請港府盡快將白沙澳納入郊野公園範圍,防止該地區受進一步的破壞。
環保團體「綠色力量」、「西貢之友」和「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今年暑假期間到白沙澳進行生態調查時,發現鄰近郊野公園一幅淡水濕地遭到大規模挖掘。本報記者日前跟隨環團現場視察,發現上址進駐三部挖泥車且有挖掘痕迹,受影響面積大約相當於兩個標準泳池,並竪立「三好農場」的標示牌。有環團查證地政總署後,發現該區大部分農地已售予發展商,懷疑有人借農業活動掩飾,以「先破壞、後發展」方式開墾濕地。
西貢之友保育主任黃鳴指,兩年前發生大浪西灣事件後,港府當年承諾將五十四幅郊野公園「不包括土地」,即鄰近郊野公園但尚未規劃的土地,盡快納入法定圖則,以平衡保育及發展的需要。但事隔兩年多,港府僅將其中十九幅用地納入發展審批地區圖範圍,仍有三十五幅土地任由私人開墾破壞,認為港府工作進度緩慢,才是將高生態價值用地斷送給發展商的元兇。
環團又發現白沙澳極具高生物多樣性,當地棲息了逾一百五十種物種,其中近一成物種在港並不常見及非常稀有,包括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評為易危物種「眼鏡蛇王」、「緬甸蟒」及瀕危物種「淡水龜」等。本報記者當日現場視察時,亦於沿途溪澗發現多種罕見的淡水魚,包括中國鬥魚、龍蝨及中國列為易危物種的「三線擬鱨」,並於途經谷地發現在港難得一見的「蝴蝶造冬」現象,逾百隻蝴蝶於谷地準備過冬。
白沙澳現存兩個已評級的歷史建築,包括是三級歷史建築「聖母無玷之心小堂」及一級歷史建築「何氏祠堂」。黃鳴續稱,白沙澳的村屋建築保留了客家的傳統特色,部分村屋更將內部裝潢改成歐陸設計,巧妙地糅合了中西風格;該地區實屬本港現今罕有同時保存文化和生態之地,極有潛力納入「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用地,促請特首梁振英履行保育承諾,盡快公布「鄉郊保育基金」的具體內容及時間表,解決遇到發展問題的保育用地。
漁護署承認白沙澳暫未納入法定圖則,強調擬備法定規劃圖則的優先次序,一般會按地點的保育價值、可達性及受發展威脅的可能等因素而確定。規劃署則指,會與其他部門保持溝通,密切注意白沙澳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