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縱有長遠策 奈何土地無着落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昨日舉行首次會議,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會後透露,今次會議主要討論委員會的職權範圍,初步決定以十年期為基礎訂立房屋政策,冀明年中提交報告供公眾諮詢。由於首次會議並未觸及社會最關心的土地供應數據,未免令人有「無料到」的感覺。

梁振英政府將安居問題列為施政的重中之重,上任不久就重拾已停止十多年的長遠房屋策略研究,為市民對未來樓市帶來一絲憧憬。督導委員會首先釐定自身職能,包括探討各階層市民的不同房屋需要並評估緩急次序,亦是應有之義。不過,說一千,道一萬,穩定樓市、解決房屋問題的根本之道還在於增加房屋供應,而多建房屋的前提是增加土地供應,對土地供應數字避而不談,就無法保障每年的建屋目標,討論長遠房屋策略勢必變成廣東話中的「煲無米粥」,空費口舌而已。

要做麵包,首先要有麵粉,樓市狂飆的癥結,在於前朝曾蔭權政府鼠目寸光,漠視房屋問題,以致作為麵粉的土地供應及作為麵包的房屋供應均嚴重不足,而新政府希望拓土建屋以穩定樓市,方向固然正確,卻因為目前社會高度政治化,陷入有土地動不得的尷尬局面。本來,發展新市鎮可以提供大量房屋,這也是過去港英政府的做法,一直行之有效,現在卻被扣上「割地賣港」、「富豪雙非城」等莫須有的罪名;填海造地也是國際通行手法,惟市民環保意識上升,港府不敢再觸及這個敏感話題;舊區改造亦能提供不少房屋,可惜成本高、費時長,又面對保育的壓力。港府動輒得咎,寸步難行,大量未發展的土地有如水中月、鏡中花,可望不可即,有巧婦難為無米炊之嘆。

拓地建屋阻力重重,當局惟有變通應對,有人建議提高公屋密度,以增加房屋供應,但如此一來會減少公共空間及綠化的面積,並造成屏風樓效應;還有人指出,由於現時公屋輪候冊人士已逼近二十萬大關,且不斷上升,建議將申請公屋的合資格年齡延後,如由目前十八歲改為二十一歲,這樣做看似可以紓緩輪候冊人士急升之勢,究其實則是數字遊戲,因為一般年輕人幾乎不可能在二十一歲之前入住公屋。所以,這些變通手法對解決房屋問題並沒有多少實質作用,亦會引發爭議。

不可否認,新政府接手的是前朝遺留的爛攤子,是一盤下得很爛很爛的舊棋,指望新政府上台立即扭轉劣勢並不現實。然而,既然新政府接着下棋,就要承擔起責任,撥亂反正,滿足市民安居樂業的夢想。無論如何,樓市問題急如燃眉,而長遠策略遠水難救近火,所以港府在討論房屋政策前景規劃的同時,更要想方設法增加土地供應,讓市民切實看到穩定樓市的希望並不如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