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廷登陸,台灣島內掀起波瀾。自然,綠營的大陸政策受到強烈的衝擊,但是,謝長廷個人贏了沒有?很多人說沒有。為甚麼?蘇貞昌原本承諾要讓謝長廷擔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但是在謝登陸後卻強調沒有急於成立的條件與必要。接着,民進黨內反對聲浪湧起。謝長廷要成為蘇蔡之外的「第三個太陽」之夢幻滅。
其實,三禪日前也說過,謝登陸前,一位綠營重量級人物在香港中觀沙龍就說,二○一六還是蘇蔡之爭,蘇貞昌能否代表民進黨角逐二○一六,二○一四年重選民進黨主席才是最大的考驗,蘇貞昌如果將民進黨主席之位恭送給蔡英文,也就意味無緣成為二○一六總統候選人。
因此,他所有的政治考慮都以確保連任黨主席為最高目標。他如果急於調整民進黨兩岸政策,可能會有流失基本教義派的風險,以致連任敗選,所以他寧可保守而不願開放,寧可維持傳統路線而不敢有所突破,以確保黨主席連任為第一優先,爭取二○一六黨提名為最高指導原則。再就是,如果起用謝長廷,更有可能將民進黨兩岸政策的主動權拱手讓給謝長廷,而自己無法駕馭。儘管謝長廷的大陸政策有蘇可取之處,他也只能「委屈」謝長廷。
當然,這點謝長廷也不是看不到。不管怎麼,他大陸一行,即在綠營中取得大陸政策的制高點。蘇蔡要調整也是在其之後。
所以,沒成為民進黨中國委頭頭,只是說他沒有大勝而已。
應該說,大勝者北京也,因為既使綠營有調整的可能,改善民共關係;同時也「以綠制藍」,迫使馬英九加快兩岸政治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