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雙十慶典上,馬英九提出海峽兩岸互設辦事處。若能落實,這將是在兩岸簽署ECFA後更進一步的大發展。
兩岸近年和解後,已不是處於交戰狀態。ECFA是兩岸以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身份,締結互惠的經濟合作協約,戰爭和政治仇視的因素已盡去。此外,民進黨謝長廷在訪問大陸時表示如回到兄弟之家,或許這是該黨內部反思的想法,未必代表全黨,但亦顯示出在後ECFA的兩岸關係中,台灣不可能重複陳水扁時代的偏獨傾向。兄弟之家是兄弟之邦,正朔之爭已失去意義,關鍵是在兄弟之邦與兄弟之家之間怎樣把分歧對立消除,求雙贏之道。
兩岸互設辦事處,不僅限於兩岸經濟事務,更可以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乃至國際事務加強溝通、協調、合作的渠道。一,這絕對不是香港駐京辦的角色,政治和國際因素會更大,兩岸平等的性質更清楚;二,兩岸辦事處也不是國與國之間的使館關係,在一中互表底下,絕對不可能有兩國、兩邊的分立。兩岸都可以是中國正朔的繼承者,但卻將之發展,拋棄封建因素,而變成對中華民族文化體系的繼承和創新。這有點像西周時代分封諸侯的兄弟之邦關係,但沒有封建關係的內涵,代之以現代社會的社區關係。
當兩岸關係進一步緊密化的時候,香港應加緊與台灣合作,積極地重塑、鞏固香港在兩岸之間的中介角色:香港應與台灣簽雙邊自由貿易協議和互免入境簽證,並能為兩岸提供更佳的體制試驗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