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博弈留有餘地,建制派與民主派的議會關係並非鐵板一塊,有時冰火不容,你死我活,有時也會有商有量,留有一線。然而,隨着泛民與新政府勢成水火,兩邊陣營的關係亦日趨對立,過往私下調和協商講數的傳統可能一去不返。立法會各個重要事務委員會正、副主席之爭白熱化,就是最佳寫照。
以財委會為例,以往建制派與泛民不論如何明爭暗鬥打生打死,當戰果塵埃落定,某一方爭得主席之位後,副主席的位置也會留給另一方,算是為兩邊陣營取得一個相對的平衡點。然而,今年情況不同了,政圈傳出風聲,指建制派策略有變,不僅一定要爭到正主席之位,連副主席位也要一併拿下,要把泛民乘機操持會議的政治風險減到零。
建制派達成共識,派出自由黨張宇人與白鴿黨劉慧卿對撼。以建制派坐擁大多數議席的優勢,如無意外,張宇人應可坐上財委會主席位置。如果換了以前,劉慧卿將可在沒對手之下當副主席,但消息指,建制派正在盤算,由金融界吳亮星挑戰副主席之位,換言之,建制派將囊括正、副主席位置,一手統攬控制財委會的生殺大權。
本來,財委會主席之爭,吳亮星與張宇人本來是對手,但為免陣營分裂兩雄相爭,讓劉慧卿漁人得利,於是傾掂數,二人輪流揸莊,總之一定要把泛民在主席位置趕下來。想不到現在更絕,連副主席也不留給泛民,顯而易見,就是要把泛民偷襲的最後漏洞也堵塞掉。事關委員會主席角色固然舉足輕重,如何編排議程先後,安排議員發言長短,決定議程上落,全部掌控在手,但其實副主席角色也不能忽視,一旦主席不在席,便可替補頂上,操持會議,所以建制派要把泛民在正、副主席位置一併趕下來,顯然就是防止上個會期政府架構重組方案在財委會被阻撓攔截的事件重演。
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