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港人對內地個人遊政策的態度,那就是「愛恨交加」。中大最新民調反映了這種矛盾心情,逾六成受訪者承認個人遊能刺激本地消費的同時,亦分別有六成八、六成九及六成二的市民不滿此政策帶來本地物價、舖租上升和治安問題,過半數認為應該收緊有關政策。
個人遊政策於沙士肆虐、香港經濟陷入低谷的○三年推出,曾被視為令香港經濟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目前,訪港旅客七成來自內地,其中個人遊旅客佔六成,每年為香港帶來二千億元直接利益。當然,針無兩頭利,個人遊支撐起本地零售、飲食、酒店、運輸等行業的同時,也帶來負面影響,如增加交通負荷、推高物價、水貨活動、雙非孕婦以及黑工問題等,引起市民不滿,由尖沙咀名店風波、到中港「狗與蝗蟲」大戰、再到光復上水站行動、國民教育風波以及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橫生波折等,均與個人遊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面對中港矛盾不斷惡化,港府不敢怠慢,叫停雙非孕婦、暫停內地非城市戶口居民來港「一簽多行」、國民教育讓步、修訂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嚴打內地水貨客等等,為中港融合踩煞車。而內地政府也不希望中港矛盾升溫,對港府有求必應,全力配合。然而,順得哥情失嫂意,並不是所有內地居民都理解香港的實際困難,不少人認為香港人自私自利,過河拆橋;也有不少內地人認為,香港人自覺高人一等,都是被慣出來的。當局希望緩和中港矛盾,有可能事與願違。
個人遊政策惹來爭議,作出檢討固然有必要,而更應該檢討的是香港經濟之路為甚麼愈走愈窄。眾所周知,香港產業結構單調,幾乎完全靠服務業支撐,不僅旅遊業高度依賴內地,其他經濟支柱如金融、物流等,對內地的依賴度也愈來愈高,如果沒有內地因素,香港恐怕無法生存下去。相比之下,新加坡有相對完整的產業體系,自給自足的能力強得多。
風水輪流轉,中港關係何嘗不如此呢?十年前,內地居民來港探親尚且不容易,購物消費更不可想像,即使有機會跨過羅湖橋,眼見商品琳琅滿目,也有「阮囊羞澀」之嘆。十年後,內地人變身財神爺,大舉到港掃貨,強勁的消費能力讓香港人大呼受不了,要求加以限制,足以反映內地長足發展的十年,正是香港失落的十年,香港人與其抱怨別人,不如反躬自省,為何淪落到這般地步。
可悲的是,香港似乎缺少自省能力,現在仍熱衷窩裏鬥,凡事政治化,爭爭吵吵,鬧劇不斷,以致經濟發展寸步難行,民生措施動輒得咎。香港再這麼蹉跎下去,只會日益沉淪,屆時哀求內地人來港消費,恐怕人家都不感興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