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家預訂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場地,再轉租圖利的「炒場」風氣持續,審計署及申訴專員公署○四年起已分別先後三次炮轟康文署的場地管理出問題,但問題依然層出不窮。申訴專員公署去年再主動出擊,調查康文署場地監管及訂場制度,揭發至少有九項漏洞,致令炒風不絕。申訴專員黎年批評當局無積極查證用場人身份及調查炒賣個案,變相縱容炒場,當中足球場更屬重災區。
申訴專員公署過去兩年處理逾五十宗涉及康文署設施使用與預訂的投訴,去年七月主動調查,發現炒場情況嚴重,炒家每次賺取數十至數百元,有炒家更預訂了同一時段四個不同場地的足球場再轉租。
有炒家則會親身為買家簽場,但更多情況是不少康文署職員無認真查核用場者身份,炒家不必現身,買家亦可以憑場紙簽場;即使職員查核,買家可以假裝成到場輪候使用場地人士,表面卻如免費「執雞」,足球場可謂「假執雞」重災區。
公署高級調查主任黃振亞指,去年七至九月,人造草及天然草足球場,分別有三成七及三成一訂場者未有取場,當中八成半均被「執雞」。她推斷炒賣情況嚴重,「足球係隊制運動,要十幾人一齊踢,咁多人同時約埋一齊等其他人唔出現『執雞』,好耐人尋味。」
申訴專員黎年指,康文署場地收費低廉,部分場地更可免費預訂,炒家無本生利,加上當局無積極處罰違規炒場者,變相縱容炒家霸佔公共資源圖利。
康文署回應指,整體同意報告建議,去年九月起已實施多項改善措施,如要求職員嚴格查證簽場者身份、電話預訂設施的市民須在使用設施前一天繳費作實,又建議未來兩年將個人預訂設施期限由三十天縮短為十天、收緊個人在繁忙時間可訂場時數上限,違規炒場、多次不取場者亦可被暫時取消訂場資格,足球場亦會試行取消「執雞」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