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風波 內地官媒暗批貪曾肇禍

國民教育爭端雖漸告平息,但內地官方媒體《環球時報》昨在社評中,不點名批評曾蔭權,指他作為啟動香港國民教育計劃的決策者,對事件的敏感性顯然不足,推動的方式和過程均不夠縝密。評論更清楚指出,內地沒有「同化」香港的意願,絕大多數內地人願意香港保持自己的特色,長期「特」下去,才符合所有中國人的利益,而香港「特」下去既要靠政策,更要靠港人自己幹出來。有學者分析,由於國民教育是曾蔭權在任內施政推出,故評論反映內地認為曾蔭權需為國民教育引起的紛爭承擔最大責任。

《環球時報》昨以「內地人支持香港長期『特』下去」為題,評論香港開展國民教育的問題,指出香港被殖民百年,回歸祖國後在學校裏開展國民教育,是順理成章的,但國民教育今被扣上給香港人「洗腦」的帽子,大量教材中的其中一本被找出了數句話,因與香港主流價值觀不同,便被說成整個國民教育的核心內容。政府進行大量解釋工作,明確表示教材的編寫和選用都是開放的,但反對者根本置若罔聞,並將這次對立上綱上線成香港與內地價值觀的對決,彷彿香港在經歷一場自由、民主的保衞戰。

內地沒有「同化」香港意願

評論又提到,「啟動香港國民教育計劃的決策者們,對這事件的敏感性顯然估計不足,推動的方式和過程都不夠縝密,而這事件對官方的教訓是,今後推出重要計劃前應認真推演公眾的反應」,又指即使在內地,政府能決定一切的時代也經已過去。

對於部分港人擔心被內地「同化」,評論指,港人擔心被內地「同化」有其理由,但內地根本沒有「同化」香港的意願,絕大多數內地人願意香港保持住自己的特色,又指到香港旅遊的內地人如看到一個與內地一樣的城市,一定會很「掉胃口」。香港與內地的一定融合肯定要發生,但非政治上的強行安排,而是香港回歸祖國後的自然過程。香港「特」下去既要靠政策,更要靠香港人自己幹出來,與其防範「被同化」,不如多營造自己新並且「特」的競爭力。

政策推出前 無廣泛諮詢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指出,國民教育是曾蔭權在任內施政推出,故評論明顯反映,內地認為曾蔭權需為國民教育引起的爭議承擔最大責任。宋立功分析,曾蔭權在推出政策前,只重點傾側諮詢小部分教育團體,未有在社會廣泛諮詢,便將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當作政治任務般強推,結果低估各界對科目的疑慮,亦未有考慮到青少年對被「洗腦」的擔憂。

宋估計,有關評論是內地希望為現屆政府解困,提醒大眾國民教育並非現屆行政長官梁振英的施政,同時亦埋下伏筆,提醒現屆政府在推出重大政策前,必須先廣泛諮詢收集廣大市民的意見。

本報綜合報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