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香港,愈來愈不是味兒。
孩子讀書、青年升學、成人就業,然後有病可以安心就醫,退休後可以過有尊嚴的生活,這等基本的生活要求,何解成為香港小市民的奢望?這些年來,我們過分迷信「市場」,且每在「市場」之前必定加上「自由」二字粉飾,於是人人以為「市場」就等同有自由、有選擇。
事實上,「市場」的真正意義就是「有錢大晒」。愈有錢,愈有自由、愈有選擇,甚至愈有能力壟斷市場,剝削無財無勢者。
近年除教育市場化外,醫療更鼓吹邁向市場化、產業化,招攬境外人士求醫,導致有限的醫護人手、病床等資源更吃緊,結果,公立醫院病房愈來愈擠迫、輪候時間愈拖愈長、自費項目愈來愈多、醫療事故愈益頻仍……「自由市場」帶來的戕害,立竿見影。
最近十年,無一所新公立醫院落成,引頸以待即將啟用的只有規模較小的東涌醫院和天水圍醫院;舊醫院日久失修、設備落後,重建無期。但與此同時,政府卻豪爽地撥出四幅官地興建私家醫院,又巧立名目把市民推向私營醫療,如「公私營合作」、「藥物名冊」、「自購項目」、「醫療券」,甚至進一步誘騙市民購買醫療保險,把政府應有的承擔徹底推卸。
除非你躋身「星球月球族」之列,否則,一旦不幸患上重病,如癌症、心血管病等,幾乎無可能靠個人積蓄或有限的保險來承擔醫療開支,因此,醫療是民生必需,更是公民權利,絕不能成為牟利產業。
況且,全港市民除繳交直接稅外,日常生活,幾乎所有環節都要承擔高地價的後果,實際已為一生所需醫療作出恰如其分的付出,不應再為醫療支付其他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