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雖已曲終人散,但香港人對體育運動的熱情並未冷卻。國家隊奧運金牌運動員將於本周來港進行示範表演,吸引大批市民購買門票,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乘機抽水,指港隊在今屆奧運表現大有進步,加上中國金牌健兒全數訪港,有助推動本港體育發展,當局計劃增設體育專員,加強聯繫及統籌工作。
設立體育專員的構思,源自特首梁振英的競選政綱,原意是檢討並完善現行體育管理架構,推動體育運動的長遠發展。誠然,香港缺乏全面的體育政策,相關官員對體育更是一知半解,外行領導內行,不少運動員抱怨官員對體育欠缺認識,未能了解他們的實際需要,以致支援不足、配套措施不到位。新政府計劃增設體育專員,委任業內人士負責聯繫及統籌,固然有助改善這個問題,但是否真的能夠推動體育發展,仍然不無疑問。
事實上,歷屆政府對體育發展一向不重視,以致問題多多。以單車運動為例,近年香港健兒在國際賽事中屢創佳績,由「香港之寶」黃金寶勇奪亞運金牌,到「牛下車神」李慧詩奪得奧運銅牌,莫不令人振奮。但不說不知道,香港至今沒有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室內單車場,運動員被迫長途跋涉前往內地甚至海外集訓。早於一九九九年,香港首次提出申辦亞運,政府已建議興建單車場館,惟申亞落空後,有關計劃束之高閣,直至○六年黃金寶奪得亞運金牌,當局才拍板在將軍澳興建室內單車場,最快還要等到明年底才有望落成,前後拖足十四年。本港運動員在惡劣環境下脫穎而出,既反映他們逆境自強的可貴精神,也襯托出政府發展體育的虛偽。
當年香港男子足球隊奪取東亞運金牌,曾蔭權政府沾沾自喜之餘,煞有介事地委託顧問公司研究改革足總,並從蘇格蘭重金禮聘行政總裁,推行所謂「鳳凰計劃」,寓意香港足球好像鳳凰一樣浴火重生。可惜說時天下無敵,做時無心無力,兩年時間過去了,所謂足球重生不知從何談起,「鳳凰計劃」不了了之,反而鬧出洋總裁上任僅半年便掛冠求去的笑話。
歸根究柢,當局支持體育口惠而實不至,官員急功近利,只懂得在運動員奪獎時出來邀功,甚至企圖浪擲公帑申辦亞運打造政績工程,可惜往往只是三分鐘熱度,虎頭蛇尾。新政府要推動普及運動與精英運動同步發展,設立體育專員無可厚非,但單單這樣是不夠的,關鍵是必須制訂一套長遠的體育政策,全面加強場館設施、宣傳推廣、精英選拔、培訓、運動員支援等軟硬件配套。
總而言之,發展體育長遠計,最怕官僚三分熱。發展體育運動不是做騷,亦不是趕時髦,必須持之以恒,多管齊下,否則,即使設立體育專員,恐怕也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