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日趨普遍,更有花款多多的手機應用程式(apps)可供下載,惟一旦保安意識不足,隨時或招損失。有手機用戶近日發現帳單有不明收費紀錄,包括被指於短時間內發送多個短訊,其後始證實為手機被有毒應用程式破壞。電腦保安專家提醒市民,切勿隨意在非官網下載程式,避免手機中毒。
「話我喺四分鐘內send(傳送)咗成五十四個手機短訊,嗰段時間我揸車開緊工,根本冇send過短訊!」任職司機的陳先生近日接獲手機帳單,竟發現多項不明短訊紀錄。
除「冇send有紀錄」外,陳先生又發現同一帳單出現「有send但冇紀錄」問題。「我用手機send一啲短訊畀唔同台嘅朋友,點知就唔見帳單度有紀錄!」陳向手機網絡服務供應商反映後,獲覆電腦確有相關使用數據,惟未能進一步解釋帳單種種疑團,建議陳將手機交予生產商檢查。
有關網絡商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時稱,經覆查後,確認當日短時間內發出的短訊均由客戶手機發出,不排除屬手機問題引致,建議客戶自行檢查。另外,該公司系統並未錄得客戶稱曾發送予友人之短訊。
陳先生其後將手機交予生產商檢查,發現事件涉及下載有毒的手機程式,「希望提醒吓其他人,用手機下載程式嗰陣要小心啲!」經重新安裝手機程式後,陳之手機已恢復正常。
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經理古煒德指出,出現上述問題最常見之原因應與手機下載惡意程式後,令手機受病毒感染,自動複製手機內電話簿的電話號碼再發出短訊。另外,古煒德又提醒市民,凡曾經更換使用已中毒的電話卡,亦有可能導致同一問題,建議手機用戶使用手機防毒軟件加強保障,同時又謹記須從官網下載應用程式,切勿隨意到一般非官方網站下載。
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發言人表示,近年接獲有關流動電話服務的投訴主要涉及帳務糾紛、服務質素及合約糾紛。根據電訊牌照條款,電訊商須採取一切合理步驟,確保使用的按時計帳設備準確可靠,向用戶收取的費用包括短訊服務費用正確無誤。若電訊用戶對收費有疑問,需翻查手機短訊使用詳情,同時亦可要求電訊商提供有關資料,惟電訊商可能會徵收合理的行政費用。
記者:徐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