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變機制如虛設 災後檢討不容緩

儘管颱風韋森特早已離開本港,市面已大致恢復正常,但本世紀首個十號風球來襲在港人心中留下的陰影未散,尤其是港鐵應變不足,更惹起很大的民憤,港府未能協調應變機制也備受詬病。現在已踏入颱風季節,當局再不吸取教訓,萬一再有突如其來的事故發生,只怕將引發更大混亂。

颱風是自然現象,無可避免,但港鐵作為全港最大型運輸系統,竟然一遇風暴即「跪低」,令過千乘客被困車廂或站內十小時,叫天不應,叫地不聞,表現實在令人失望。雖然港鐵解釋東鐵線電纜被大樹壓毀,導致全線停駛,而將乘客留在車廂或站內比較安全,但仍然無法消除公眾的不滿。當局表示會檢討天災應變機制,實際情況如何,市民只能聽其言而觀其行。

在狂風暴雨下,列車停駛也許是迫不得已,人們能夠理解。問題是,香港刮颱風是常見現象,港鐵理應有豐富善後經驗,惟事實是,港鐵應變一團糟,不僅發放訊息混亂,被困乘客的遭遇也有天壤之別。有乘客獲發二百元的士車資;有乘客獲登記退回車費;有乘客獲發紙皮「打地鋪」;更多的是被人置之不理。同樣受困,不同車站各有一套應對手法,叫乘客怎能不憤怒?港鐵作為上市公司,年年賺大錢,口口聲聲用心服務市民,遇有事故不是卸責不理,就是亂成一團,叫人如何接受?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兩成九受訪者直斥港鐵應變安排欠妥善,訊息混亂;兩成五批評港鐵只知加價,有事卻幫不到市民;兩成三狠批管理層無吸取教訓,欠周詳應變措施。另外,三成四受訪者批評港鐵疏導乘客措施混亂;兩成四直指港鐵未盡責任提供交通服務;兩成一斥港鐵危機應變意識不足。

港鐵應變一塌糊塗,作為港鐵最大股東的港府責無旁貸。事實上,港鐵近年事故頻生,早已令乘客怨聲載道。荒謬的是,港府每次都叫港鐵提交報告了事,連基本的懲罰措施也欠奉。今次颱風引發港鐵大亂,港府同樣束手無策,遑論從中作出協調。可以說,港鐵服務質素每況愈下,正是當局無能和長期縱容的惡果。

不能不指出的是,天文台公布訊息一時一樣,短短數小時內,四度改掛風球訊號,叫市民無所適從,而颱風訊號機制先天不足,也被視為造成混亂的原因。早有輿論指出,天文台應在三號及八號風球之間,恢復五號風球作為緩衝,當局卻置若罔聞。上述民調顯示,兩成七受訪者認為有助分批疏導放工人潮;兩成五認為天文台須檢討颱風訊號;兩成一認為可作緩衝,讓市民有心理準備。

一場強颱風,不僅吹塌過千棵大樹,亦令港鐵及港府的「豆腐渣」應變機制暴露無遺。颱風季節已然降臨,天文台亦預計今年颱風特別多,當局必須全面檢討應變措施,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