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選戰期間保持中立

立法會選舉逐步進入政治敏感期,建制派與泛民主派兩大陣營,對社會氣氛的冷與熱,期望南轅北轍。政治議題少,社會氣氛平靜,建制派多鐵票,勝算較高;相反,氣氛熾熱,投票率較高,中間游離票多,沖淡鐵票效應,對泛民主派肯定有利。

為冷卻社會氣氛,減少政治議題被炒作,梁振英及其新班子決定以中立姿態處理立法會選舉,不會為政黨及參選人助選,避免捲入政治漩渦之中。

現實而言,梁政府是弱勢政府,管治能力備受質疑,開局諸事不順,甚至有局長在上任十二天就請辭,建制派政黨或參選人與梁政府走得近,隨時可能失分而影響選情,即使強勢政黨政團如民建聯及工聯會,也不敢「跟車太貼」,設法保持適度距離。

以近期泛民主攻,建制主守的態勢看,叫停國民教育的聲浪頗巨,政府高層,包括政務司司長及行政會議召集人,紛紛為推行國民教育解畫,努力降溫,卻鮮見建制派的政黨及參選人參與討論,皆因隨時會得失中產階層的家長,令選票流失。

有趣的是,不少建制派參選人實行政治抽水,加入批評國民教育的官方教材有偏頗的行列,令政府尷尬不已。

泛民主派全力支持叫停國民教育的行動,期望將議題帶入選舉論壇的辯論之中,可為社會氣氛加溫,動員中間選民投票,以推高投票率,抵銷建制派的鐵票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