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睡不好,又經常向家人投訴自己「呢度痛、嗰度痛」,未必真的是身體健康出毛病,可能已患上廣泛焦慮症。有獨居長者因發生意外影響活動能力,被迫長留家中,結果「諗埋一邊」,鑽牛角尖,甚至萌生自殺念頭。香港大學精神科醫學系名譽教授麥基恩昨指出,長者擔心自己健康非常普遍,但若因此焦慮致失眠或「周身痠痛」,應及早求醫,尋求藥物及心理支援,多參與社區活動,打開心窗做個「快樂長門人」。
七十歲的田女士獨居多年,○六年一次意外跌傷腰骨導致神經受損,活動能力大大下降,嚴重影響社交生活。「整親後行短程路都好辛苦,又怕負擔唔到醫療開支,每日淨係對着屋企四面牆,個人好負面,甚至諗過自殺。」三年前,她受朋友和家人鼓勵求醫,終發現患上憂慮症及輕微抑鬱,需定期服藥及心理治療,病情受控,閒時更投入義工服務,幫人之餘亦慢慢解開心結。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香港區早前訪問五百零七名五十歲或以上長者,發現一成六受訪者出現廣泛焦慮症特徵,當中七成最擔憂個人健康狀況,過半數人同時有風濕和高血壓等慢性病,八成人經常失眠,七成半人常感身體痠痛及容易覺得疲倦。
麥基恩醫生表示,○七年一項本地研究顯示,約百分之四港人患廣泛焦慮症,由此可見長者患病率較一般人高四倍。他解釋,長者受「年紀大機器壞」觀念影響,容易因健康問題受困擾,害怕自己患病為家人造成負擔。漸漸因小病痛而「擔心到日諗夜諗」,焦慮過度導致失眠,欠缺休息又再次引致身體不適,讓長者進入擔憂健康的惡性循環,令焦慮問題加劇,更會誘發抑鬱、驚恐症等。他建議長者,如發現自己出現焦慮症狀應盡快求醫,配合藥物及輔導,亦可多參與戶外及社區活動,與家人和子女分擔煩惱,找方法適當處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