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場滿布裂痕兼水氹處處,令巿民「有得睇冇得玩」。有市民發現健康邨籃球場完成修補工程,惟重開不足兩月即再現裂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卻圖以「天雨」為由逃避責任。立法會議員與區議員均質疑康文署對工程承辦商監工不力,促作正視。
「四月先做完維修,個場開番冇耐又有裂痕,仲有一個二個水氹,搞到成日要轉場打波!」籃球「發燒友」陳先生居於北角健康邨,每每技癢便相約友人切磋球技。早前得悉邨內籃球場剛完成重髹工程,地面裂痕亦已填補,一眾「波友」對全新面貌的籃球場充滿期待,惟「換上新裝」後的球場重開未幾即迅速打回原形,波友被迫轉場至鰂魚涌公園球場練波。
另一波友阿閔更發現,籃球場經維修後問題多多,「(建築署)重新髹油之後,三分線同邊線嘅距離比原先收窄咗好多,我哋射親波都好易出界或者踩界!」阿閔不滿球場先是日久失修,繼而愈修愈爛,最終令波友無場可用。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為配合國際籃球聯會最新籃球場界線規例,該署會分階段為轄下籃球場進行重新畫線及重髹地面工程,包括修補及磨平有裂痕的地面部分,健康邨其中一個籃球場便在今年三月展開相關工程,並於同月月底完成,另一個籃球場的畫線工作則於同時展開。發言人證實,重髹地面工程的籃球場於開放使用不久地面出現小量裂痕,遂決定於另一籃球場完成畫線工程後再展開修補工作,並指事件或與施工期間遇上天雨有關。
發言人又說,上述籃球場因面積較標準籃球場為細,加上場地所限,未能擴闊球場邊線,而新規例的三分區又較舊三分區為大,因此三分線與邊線距離亦要縮短。
「好明顯個工程喺技術上出現問題,唔係點會整極都有裂痕?」東區區議員鄭志成指康文署轄下有多個籃球場,但鮮有「啲油愈油愈甩」,質疑重髹地面工程技術或未符標準,康文署亦難逃監工不力責任,要求兩部門給予合理解釋。
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委員陳淑莊則直斥康文署以「天雨」解釋愈修愈爛並不合理,「竟然相信係天雨影響工程結果,點解唔查吓係咪用料或者施工程序出問題?」陳指康文署以公帑進行維修工程,結果欠理想而不予查明因由,大有浪費公帑及欺騙市民之嫌。
記者:林綺淇、攝影:何穎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