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構重組受阻 有備方能無患

山雨欲來風滿樓,本屆立法會會期所餘無多,但拉布戰卻欲罷不能,政府架構重組方案成為新戰場,反對派與建制派的對決一觸即發。種種迹象顯示,這場拉布戰恐怕又是沒完沒了,架構重組方案七月一日前過關的可能性一點也不樂觀,對於聲稱沒有後備方案的新政府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頗大的難堪。

根據立法會程序,政府架構重組方案需要經過重重關卡,先由多個委員會審議通過,最後才交由全體大會表決。其中單是財委會這一關便不容易通過,有議員事先張揚會提出近千項動議,誓要將拉布進行到底,因此,新班子上任時能否「齊齊整整」,實在是很大的疑問。雖然港府去信要求財委會下周五、六、日連開二十二小時會議,但反對派議員卻未必肯配合,即使肯配合,也未必能夠解決問題,須知單是討論近千項動議,便遠遠不止二十多個小時。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議員要拉布,誰也阻止不了。事實上,架構重組方案一下子增聘數十名問責官員,每年額外耗費七千萬元公帑,本來就引起不少爭議,議員根據議事規則提出各種各樣的質疑,那是無可厚非的。有電視台委託港大進行的民調顯示,四成半受訪者支持立法會於七月前通過架構重組,反對的僅三成。但另一方面,有政黨進行的民調則顯示,約七成受訪者認為當局應就架構重組諮詢公眾,逾半受訪者認為沒有必要增加大量問責官員,亦有不少人指現時問責官員薪酬過高。由此可見,市民對架構重組方案意見分歧,新政府指方案不涉及擴大問責制,毋須諮詢公眾的說法,顯然無法獲得多數市民認同。

正如我們之前指出,架構重組方案之所以引起極大爭議,主要問題其實不在於方案本身,而在於港府的問責制令人沒有信心。自從○二年董建華推行問責制以來,一直成效不彰,不倫不類,尤其是○七年曾蔭權擴大問責制,每年耗費數千萬元引入副局長及政治助理,不但沒有改善施政,反而令問題更加惡化,引起更大民怨。

事實證明,推行問責制的十年,正是港府施政最混亂、最失敗的十年,梁振英決定重組架構,兌現「穩中求變、適度有為」的施政理念,方向無疑正確,決心毋庸置疑。然而,一下子增加數十名問責官員,使官僚架構更加臃腫不堪,難免引起疊床架屋、浪費公帑的質疑。在這種情況下,儘管當局擱置問責高官加薪建議,算是拆除了一個炸彈,可惜依然無法改變公眾對整個問責制的負面印象。

總而言之,樹欲靜而風不止。在目前的政治現實下,架構重組方案阻力重重,七月一日前通過的可能性並不大,新政府必須做好兩手準備,以免被殺個措手不及。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這是新政府面臨的第一場考驗,絕對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