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呢度係××公司,想向你推介一個優惠……」手提電話用戶總會收到類似的推銷電話。有公司為節省成本,聘請內地電話推銷公司,但內地推銷員質素良莠不齊,部分人向客人「亂吹一通」,誇大優惠之餘,更私下將客人信用卡資料轉移。有港人不忿被誤導選購旅遊會籍,報警求助,至於聘用的港商亦中伏,為處理投訴「後遺症」疲於奔命。
「完全貨不對辦!話有兩張免費自助餐券,原來係買一送一,講過唔使附加費就可免費訂酒店,但結果訂星期五、六、日就另外補錢。」三十多歲的馮小姐,去年十一月收到推銷公司來電推廣會籍,稱只需一千九百多元,可享用多項酒店及餐飲優惠。但她透過電話用信用卡付款後,發現所購服務與職員形容的差天共地。
即使馮小姐多次追討都不得要領,本來已死心的她未料再次被騙。今年四月下旬,馮小姐接獲一名自稱該推銷公司姓何的高層,游說她只要多付二千多元,可享旅遊套票,包括免費機票,至於首次口頭承諾的優惠,亦會全部奉還。「佢知道晒我啲資料,連我上次過數嘅信用卡號碼都講得出,咪以為佢真係高層囉。」她事後查核銀行過數紀錄,發現前後兩次過數竟是不同公司,而購入產品內容,同樣與推銷時相去甚遠,她於是報警並向消委會及香港旅遊業議會求助。
本報調查後發現,事件竟是受聘廣州電話推銷公司惹的禍。原來兩間發出優惠券的公司,均持有本港旅行社牌照,其中一間更是本港電話推銷公司。兩間公司發言人均指,雙方互不認識,過去並無合作,只是各自聘用廣州電話推銷公司代為推廣產品,不排除有關公司職員以不實手法銷售及將資料轉移,承認過去監管不力。
「過去一直有自己電話銷售團隊,但舊年希望生意做大啲,搵咗廣州嘅外判公司幫手,點知就出事。」其中一間旅行社負責人指,找內地外判公司比香港成立電話銷售團隊成本平足三成,但質素參差,該公司與對方合作數月,投訴竟由以往不足百分之一,增至百分之三點五,行內屬高水平,所以於今年三月中止合約。
另一間本港電話推銷公司發言人表示:「電話推銷係厭惡行業,喺香港難搵人,有時做唔晒就會外判畀廣州公司。不過唔係間間得,今次嗰間淨係合作半年就被人向傳媒投訴。」兩間公司均表示,會向外判公司發警告信,同時向事主提供優惠或退回全數款項。
消委會發言人指,當涉及電話推銷,除非錄有雙方對話,否則一旦出現爭拗,難以辯證,建議市民盡量不要在電話中透露自己信用卡號碼。如市民收到推銷來電並有意購買,亦要先記下對方電話,再核實對方身份才購買,不過該會暫時未有涉及電話推銷的投訴數字分類。
至於涉及酒店及餐飲會籍投訴,該會去年收到一百三十二宗,今年首三個月亦收到三十二宗。消委會總幹事劉燕卿表示,任何預繳式銷售或有時段,例如酒店及餐飲會籍、美容及電訊,都應訂立七日冷靜期,不過目前只有電訊業設有冷靜期。
本港雖有制度規管旅行社,但未能確保市民所購的一切服務均受保障。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指出,如有關會籍不是同時包括行程交通、住宿或機票等當中的兩項元素,則不受旅遊印花制度保障,建議市民清楚了解所買內容,免生爭拗。旅遊業議會發言人指,行內不少旅行社電話推銷,如接獲投訴後,會要求旅行社作書面解釋,現階段不評論個別個案。
文:阮秀君 圖:甘偉倫 馮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