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次的特首選舉中,工商界對結果有一些意見,一些想法可能是誤解,一些也可能是因為個人關係而產生的一些情緒。從政治現實來看,工商界在民主選舉發展過程中的主導權正在削弱,如果特首選舉的提名門檻維持不變,那工商界對特首人選的左右力量將大幅減低,因為只需取得一定名額的提名就可以進入普選的一輪。非商界屬意的人選,要在今年的選委爭取過半數選票當選,是有一定的難度。
然而,遊戲規則一改,那只要取得提名票就相當容易;一旦夠票提名,就是面對全香港三百多萬的選民,工商界就再無影響力。於是,二○一七年之後,將出現一個根本性的變化,工商界從政治的主導力量一變而成為少數派。
功能組別的作用,在一七年前後就完全不同:一七年之前,是錦上添花,最大作用是成為政府的輔政工具,因為政府仍然是重商政府,而商界對特首人選的決定有較大的發言權。不過,步入普選之後,工商界就成為少數力量。到時候,功能組別的作用,重心已經由協助政府施政,變成維持工商界的核心利益,這些核心利益不只是商界直接的利潤,而是維持相對低的稅率,仍然偏向自由市場經濟,而不是一面倒的向另一面傾側。
香港市民的政治取向,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希望保持平衡,不要由一方面完全操控。實行普選之後,政策會否傾向基層,這仍然是未知之數。因此,到時候的功能組別,跟現在的意義又是完全不同,是存是廢,要再全面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