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競爭力每況愈下,連美食天堂的金漆招牌亦有搖搖欲墜之勢。港府亡羊補牢,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設立國際廚藝學院培養人才,職業訓練局近日正式申請撥地興建學院大樓,最快二○一五年秋季竣工。香港重建美食天堂美譽,總算跨出了第一步。
國際廚藝學院選址港島薄扶林伯大尼修院附近的三幅土地,建築面積約一萬二千五百平方米,而建築高度與風格,將與已列為歷史建築的伯大尼修院相融合。由於選址與中華廚藝學院及旅遊服務業培訓中心近在咫尺,應可有效共用資源,發揮最大的協同效益。目前,職訓局已聘任建築學顧問負責建築設計及工程管理,並已提交環境及交通運輸影響評估報告,只待當局批准,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香港自詡國際大都市,卻一直沒有培養國際廚藝人才的專門機構,怎麼說都是個缺憾。籌備中的國際廚藝學院可望填補這項空白,根據設計,該學院除了提供歐洲、地中海、美洲、中東以及亞洲多地區的廚藝課程,也會配合「紅酒港」發展大計,提供紅酒配對美食、品酒等相關課程,另外還有與會議、展覽及娛樂相關的課程。事實上,如果國際廚藝學院可以與成立了十年的中華廚藝學院相輔相成,達到中西合璧的效果,這才有意義,否則恐怕只能成為一間普通的廚藝訓練學校而已。
俗話說,女人要吸引男人,首先要征服他的胃。旅遊業亦如此,要吸引遊客,不僅要讓他們玩得好、住得好,更要食得好,只有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才能令遊客欲罷不能,樂而忘返。為吸引遊客,世界各地莫不在美食方面下工夫,尤其在旅遊業快速發展的亞洲,競爭更加激烈,香港美食天堂地位已經岌岌可危,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澳門等地後來居上,都提出打造美食天堂的口號。去年十月,一個國際旅遊網站的調查顯示,泰國的曼谷首度擊敗香港,成為國際旅客心目中的亞洲美食天堂。之後,港府施政報告提出創建國際廚藝學院,兩者恐怕不是純粹巧合那麼簡單。
知恥近乎勇,當局要建立國際廚藝學院,市民當然樂觀其成。不過要看到的是,香港重振美食天堂聲威正面對不少問題,一是租金居高不下,加上落實最低工資,飲食業成本大增,經營困難;二是本港大部分食材來自內地,內地食品安全問題不絕,香港也難免受到影響;三是近年高級食肆為迎合內地豪客,往往只注重外表裝修,卻忽略內容及服務質素,導致食物貴不可攀,無法滿足一般遊客的需要。相比之下,澳門、台灣等地,街邊檔都有地道美食,有平有貴,豐儉由人,這才是真正的多元美食文化。
最令人擔心的還是港府的辦事效率,十大基建拖拖拉拉,六大產業坐而論道,都是典型例子。希望自稱「愛四圍搵食」的梁振英上台後展現新人事新作風,打好這場重建美食天堂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