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北京中央及大陸學者期待馬英九在兩岸關係上會有突破,甚至能回應北京展開政治談判,或向簽兩岸和平協議的方向邁進,但馬英九的就職演說,讓諸多期待者不免失望。
馬英九在一片不滿聲中連任,面對的是民怨四起的社會氛圍,他先得安內才能攘外,必須先專注內政。他上一任承諾的百分之六的經濟成長率已無法達至,甚至失業率、人民所得也都未能達標,加之油電雙漲,而放棄房產稅,被視為選前打房,選後護房,讓有豐厚資產的房地產商獲利;此外選前護股以招選票,選後打股,課徵證所稅。凡此種種不當又不具說服力的政策,難怪民怨沸騰。
在未來四年台灣還得面對國際的競爭力,中日韓的貿易談判在五月中旬已展開,台灣的競爭對手韓國早已與美國簽了FTA自由貿易協定,如果又順利與大陸簽FTA,台灣將被邊緣化。台灣目前僅與新加坡、新西蘭洽簽經濟合作協定,及做好八年內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的準備,然而新加坡、新西蘭並不是台灣主要貿易夥伴,貿易額不足影響大局,而八年加入TPP已不是馬任期內可完成之事。就未來四年台灣如何推動與美國、日本、歐盟、東盟等重要貿易夥伴簽署經濟整合的規劃,才是經濟出路的重要課題,尤其東亞各國加速推動經濟整合,馬英九仍沒有提出全球經濟戰略,成為隱憂。
台灣的政黨支持度常有鐘擺效應,反映在選票上。鹿港原本是藍營長期執政之地,近鎮長改選,民進黨竟以七成選票獲勝,是否骨牌效應的開端?未來兩年,馬政府未能振衰起敝,則二○一四年七合一選舉勢將落敗,亦是失去政權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