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江湖」一詞原是借代草寇藏身的地方,早見於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陳雲根指,宋代賊寇多藏身於碼頭渡口蘆葦叢中或沼澤內,因易於藏身及逃走,久而久之,便以「江湖」借代為賊寇生活的圈子。然而「underworld」(地下世界)、「outcast」(遺棄族)或「rebel」(造反族)均不適合形容「江湖」,原因是「江湖」一詞有隱蔽之意,眾所周知,江湖人物喜高調行事,應用「make a living」,即「靠行走『江湖』維生」就更為貼切。
陳雲根認為,「江湖」的問題會考起一眾香港學生,原因是問題本身需要一定文學根基,但本港考生只注意考試技巧,鮮有用心鑽研語彙出處,故答不中亦屬意料之事。
古籍亦曾出現「江湖」二字,但以對比形式解釋,指古朝代之朝廷(廟堂)的政府生活方式以外者,例如官場不得志的士大夫,離開朝廷或廟堂議政後發配到其他州郡當官,或者丟官後成為平民,都會用「身在江湖」形容當時的境況,泛指遠離朝廷的民間社會。
北宋著名政治家及文學家范仲淹《岳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是范仲淹自慶曆六年(1046年)正月至慶曆八年(1048年)末,離開當時的朝廷議政,到民間當地方官到鄧州擔任知州。他這篇《岳陽樓記》一文是抒發先憂後樂、憂國憂民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