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降至百分之八點一,是金融海嘯以來復甦的一個轉折。比起國際上其他國家,例如英國連續兩季衰退,中國的成績還是十分亮麗。但過度市場化、道德監管缺位,結果是社會矛盾嚴重,經濟增長大幅放緩,可能觸發更大的社會衝突,以及引發信用危機,使不少行業的資金鏈斷裂,形成惡性循環。
以內地的政治社會狀況,經濟增長再進一步放緩會有頗大的風險,況且國際經濟前景不佳,中國出口帶來的外貿順差已備受壓力。不以內需來抵銷外需的疲弱,百分之八點一的增長率未必保得住。
去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主要來自兩個因素:一是房地產投資增長大減,今年第一季度減了十個百分點,比去年少增長一百多億元。二是鐵路投資由增變減,跌了四成少了五百多億元。二者比較,鐵路投資大減的影響更大。
國務院要收緊銀根,當前的目的是對付通脹,但中國通脹多屬體制和周期性質,與貨幣發行關係較小。對付房地產泡沫,收緊銀根有一定效果,但主要起作用的還是政府的限購等政策,貨幣作用次要。
打擊房地產泡沫,看來是絕對需要,因涉及社會民生,也關連到官商勾結的腐敗。壓縮鐵路投資,本來從安全角度看是合理,但卻不可能一刀切,在去年第二季度開始導致差不多七成在建工程停工或半停工,這個結果不是來自安全問題,而是政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