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拒當生產線上螺絲

工作為何專門化?表面解釋是提高效率。生產線的每個崗位都由最精於該崗位工序的人負責,整條生產線最高效率才能發揮。問題是,生產線發揮最高效率最大得益者是誰?利益是否均分生產線上每一個工人,還是管理人比工人利益更多?抑或沒作過任何體力或腦力勞動的投資者,獲利益最多?

專門化令工人只懂一個工序,縱然已是熟能生巧,沒有了生產線,便無法製造完整的製成品,於是被迫依附生產線謀生。起初還有東家不打打西家的可能,但資本主義規律乃大吃小,所有生產線最終被少數資本家操控,不管工人手藝如何卓越亦再沒有討價還價餘地。

資本主義社會崇尚專門化,以生產線模式運作,每個人只懂一個工序,甚至只是生產線上一顆螺絲、社會操控者生財器具的一個部件。專門化社會,造就層層剝削:例如,打工仔日做夜做沒有時間精力想其他,甚至連自身健康亦無暇照顧,慣性託付醫學專業,不假思索便成醫生剝削對象;醫生剝削病人,自己卻受上一層剝削,診所業主收天價租金、住宅單位呎價三萬元,每月樓按供款不菲,是以與打工仔一樣日做夜做,且哄病人打疫苗、做手術,可賺盡賺。

勞動節當日,過萬打工仔追隨不同組織上街,有要求增加法定最低工資,有要求立法保障標準工時,有追求更佳工作生活平衡。然而,遊行過後,他們還不是走回生產線上,不情不願地繼續充當一顆螺絲。

可有其他選擇?退一步、站高點,看社會運作和自家生活,捫心自問是否需要如此繼續下去?我沒有即時答案,但可以肯定若然想也不想,只知隨波逐流,便肯定沒有其他選擇!